来源:东方今报
一个河南失聪女孩的深圳童话
特稿主笔 杨非 文 / 图
世界,给我关上了一扇门,又开了一扇窗。
如果有知音,那是我的幸运;如果我没有,那也是我的公平!没有人必须理解你。
――深圳作家张悉妮语
1 在无声的世界里默默前行
2100 年的一天,富爸爸张世平在用了 300 亿美元从外星人那里买来的时空穿梭机附带的展望器看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结义的场面,深有感触地说:“刘备这小子,真是懂得用人啊!”
这时,张世平的女儿张悉妮进来了,看到此景,说:“是啊,爸爸,刘备是懂得用人的,将来他必得人心!但他一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太富于感情冲动,骄傲轻敌,结果死在了白帝城!获得天下,振兴汉室这个理想变成了泡影啦!现在,刘备他还要历史重演么?!”
刘备这小子从小单亲,性情不免有些敏感,动不动还喜欢哭。不过他流泪从来都不是真格的,而是演戏,小时候哭给他妈看,如不奏效,就喷出满脸鼻涕。他妈怕他弄脏衣服还得自己去洗,只好跑过来给他擦脸。于是他就趁机提些平常不敢说的要求来,比如买一个汉堡包,泡泡糖什么的。
……
这段看上去有些荒诞不经的小说片断,摘自风靡网络的百回章回小说《童言无忌三国志》(上、下两册)。张悉妮是这部近 70 万字的网络原创小说的作者,张悉妮今年 16 岁,我省南阳女孩,现就读于深圳中学,读高一,作品成稿时,她仅 13 岁。
“富爸爸”张世平是张悉妮的爸爸,现实生活中的他并不象比尔盖茨那样富足,只是曾卖过比尔 . 盖茨的软件。
张悉妮两岁多时发高烧住院,由于医生滥用抗生素导致失聪,经广州市耳聋专家诊断为“极重度耳聋”。也就是说,要想像正常人那样听到声音,音量要达到 96 分贝,这相当于火车鸣笛的声音。
“当时得知这个结果,一下子我的头大了,什么也都听不见了。”张世平回忆说,当时妻子黄炎歇斯底里地又哭又喊,“不可能,这根本不可能。”
但 13 年过去了,女儿仍在无声的世界里前行。
2 、童年:妈妈在门里,悉妮在门外
微笑,点头;点头,微笑。
4 月 20 日下午, 进校长室坐下不到 10 分钟,张悉妮竟然捂着嘴、靠着椅子睡着了。
爸爸张世平有点无奈:“孩子大了,管不了了,她喜欢熬夜写作。”
熬夜写作是张悉妮——这个失聪女孩沟通有声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一篇文章里,张悉妮这样写道,“世界给我关上了一扇门,又开了一扇窗。”
为了尽早让女儿接受语言训练,张世平夫妇曾先后将女儿送进广州聋人学校和东莞聋儿康复中心,但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与其他聋儿家长不同,张世平夫妇坚持不让孩子学习手语,“如果学会手语,孩子可能永远就不愿开口说话了”。
张世平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那时,他想,“只要能让孩子开口说话,我就解放了。从没有想过她还能上小学、初中和高中。”
为了“能让孩子开口说话”,张世平和黄炎双双放弃了南阳稳定的工作辗转到南方为孩子治病。
“感觉教材不实用,我就自己编教材,让她妈教。”由于听不到声音,张悉妮根本不知道如何发音,即便是学,也只有呼气,没有声音。
后来,黄炎想个办法,拿着蜡烛和纸条,让女儿知道说话的时候,这两样东西,与吹气的时候动得不一样。
“不知道她妈哭了多少次,悉妮才算明白声音的概念,难啊!孩子太受罪了,但又没别的办法。” 从画画让她理解口腔发声器官开始,然后教她对应口型学拼音,再把拼音对应汉字、对应实物卡片、对应她最喜欢吃的实物。如香蕉、苹果等。
为了纠正女儿发音,黄炎像一个初入门的钢琴手不停地调试着女儿的舌头位置和口形, 3 岁多的孩子常常恶心地嚎啕大哭。女儿在门外哭,她在门里哭。
张悉妮回忆:“更多的时候,我只是捣蛋而不是学习说话。我感觉很困惑,大人嘴巴动着干吗?又不像是吃东西。我一心想玩,于是,妈妈让我往东我偏往西,结果一天下来,弄的大人很烦,小孩很累。”
正常孩子是先学说话,后学写字,而张悉妮却是先学会写字,后学会说话,写字,写文章,成了她生活的重要工具,即使她用手势比划,“我们也装着看不懂,逼她讲话。”张世平说。
目前,借助数码助听器,张悉妮基本上可以说话,但她仍然听不清别人的声音。采访她,需要借助纸、笔和网络。
张世平说,悉妮的声音带有明显的“金属音”,因为通过助听器听人说话就像正常人听广播,而悉妮就认为人的声音就像广播声。
“当我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了。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或许是自我标榜的疯话,但对我来说是千真万确的。不是我特别聪明,而是我特别无奈。因为我是聋儿。”
从 3 岁多,她就开始翻阅画本《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漫画三国志》《漫画史记》,五六岁开始翻看父亲的藏书,如《老子》、《庄子》、《孙子兵法》、《果壳中的宇宙》、《物种起源》和《人体解剖学》等等。
海量的阅读,让她找到了乐观、自信,和顽强面对生活的精神力量。
9 岁时,张悉妮就这样写道:“蝉是聋的,所以它鼓起胸部使劲地唱。其实人类同蝉一样脆弱,人类同蝉一样执着。如果你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就会向你低头。”
3 、求学路上偶遇知音
“没有彭校长就没有孩子的今天。”张世平说。
的确,没有深圳市东湖中学校长彭彪的“慧眼”,张悉妮就进不了深圳市东湖中学——一个“不让老师鼓励学生门门考满分”的个性化学校。
彭彪至今记得当张世平带着孩子找到他的情景,“这孩子耳聋”的哀求并没有打动彭彪。
“你带她去特教学校吧,那里的硬件和软件都很好,老师和学生比例是 1 : 5 。”彭彪建议。但张世平坚持不去。彭彪给记者分析说,张世平不让女儿去的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他们没有深圳市户口,那种带有福利性质的机构恐怕不会接受;二是家里承担不起费用,特殊学校费用很高;三是怕孩子学会手语后,可能永远不愿开口讲话了。
“后来悉妮带着电脑打印的三张纸找我。”彭彪回忆说,大概有 3000 多字,题目叫《一道难题的启示》,记述的是张悉妮求解一道数学难题的经过。
“我感觉这个孩子不一般。”彭彪把这种写论文式的学习法归结为“研究型学习”。他的观点是,这样的孩子有培养前途。现在的教育,再不能把孩子变成死记硬背的机器了。
在东湖中学,张悉妮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待遇:配备最好的班主任和老师,坐到第一排中间的位置,老师讲课时在她桌前大声讲解。为了让她找回自信,学校安排她担任校园网站――《新希望》网站站长,校园文学刊物《风帆》主编,安排专职老师姚波辅导她搞文学创作。
3 年时间里,在老师帮助下,张悉妮出版或主持发表过的作品超过二百篇,共计 200 万字。
“我们没有见她用手写过文章,对电脑、网络她太精通了。”东湖中学风帆文学社指导老师陈建说。
东湖中学校长彭彪说,“张悉妮是一个利用网络成功学习的例子,她不但利用网络创作小说,还经常在网上做‘义工’,教别人如何上网,特别是有好几位思想脆弱,甚至有自杀念头的少男少女,向她求助时,她用一些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语言和自己的经历,成功地挽救了这些孩子。”
彭彪向记者介绍了一件趣事:张悉妮在“中华三国在线网站”与世界各地的网友交流的过程中,无意中当了一次红娘,为她的手下大将“姜维”(一位美籍华人兵器专家)与东湖中学的英语老师牵上了线、搭上了桥,使两位异国恋人成为伴侣。
但张悉妮并不是“网呆子”。她爱好广泛,打跆拳道、玩 CS 等等,思想独特。
前年的一天,她骑着电动助力车放学回家。在一个十字路口,差点出车祸。回到家,她反复琢磨“刹车”。后来,她的“汽车追尾预警刹车系统”的发明就这么诞生了。这种系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实现汽车刹车“ 0 秒”预警,使汽车安全预警距离增加了 8 米。
因为长期熬夜,张悉妮的眼睛有些近视,她认为是光污染所致。后来,就有了她的 SEE 全环保直流荧光灯技术及电子流变装置(具有无频闪、无辐射、有效预防近视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