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唢呐声声,锣鼓喧天,宫灯引路,喜娘随行,四人抬的大红花轿里顶着红盖头的新娘不住撩起盖头和轿帘向外张望,乐得合不拢嘴的新郎也向过往群众拱手致意。
昨日上午,这支特殊的迎亲队伍在鞍山市立山区经劳动路、水源街到胜利北路时,引来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有些人甚至冒着小雨跟随着队伍看热闹,差点跟进举办婚礼仪式的酒店。
锣鼓喧天“格格”出嫁
昨日上午9时20分,敲着锣打着鼓的迎亲队伍来到立山劳动路附近的新娘家楼下,此时,楼上的新娘梳洗化妆已毕,穿上大红色的绣花镶金边的格格大婚服,脚蹬花盆底的红缎绣花鞋,最后盖上方形红缎盖头,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款款走下楼。身着黄缎长袍红马褂贝勒大婚服、胸前带着大红花的新郎紧随其后,在喜娘的带领下,两人分别钻进两抬花轿。
9时50分,“起轿——”随着新郎的一声高喊,锣鼓唢呐声再次响起。两名丫鬟装扮的女孩提着大红的宫灯引路,后跟随着穿着长马褂的旗手,高举“贾府迎亲”字样的大旗,中间有两名执士分别打着“喜牌”,8名轿夫跟着节拍迈起了十字步,踩着小碎步、手持大烟袋的喜娘忽前忽后地走着,两名穿旗装的“宫女”分别跟在新娘新郎的轿子左侧。迎亲队伍前后分别由两名佩刀武士随行护驾,另三名旗手举着“紫气东来”“财源茂盛”大旗走在队伍的后边。23人组成的送亲队伍簇拥着花轿向酒店进发。除了宫女、喜娘和丫鬟外,其余的男性也在脸上擦了粉,脸颊处还打了两抹腮红。
10时10分,送亲队伍来到位于胜利北路的酒店。酒店内先期到达的宾客听说举办民俗婚礼,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不时有人向外张望。此时,迎亲队伍里旗官摇身变成了戴着顶戴花翎的司仪,首先“八旗就位”,手执八旗的4名旗手在大厅两边列队,“武士就位”后,一名手持大刀的武士在大厅里武了一阵“梅花刀”。
随后祈福仪式开始,新人在喜娘的引领下入场,喜娘高喊“红红火火跨火盆”,新娘跨过火盆,和新郎迈寓意着日子平平安安的马鞍,然后向双方老人敬献姑爷茶和媳妇茶,寓意老人承认这美满婚姻。最后新人拜天地,入洞房,由新郎牵着新娘离开,仪式结束。
年轻人喜爱民俗婚礼
说起办民俗婚礼的初衷,新娘贾蕾的妈妈告诉记者,这个想法是贾蕾爷爷最先提出的。原来,新娘贾蕾和新郎章兴都是高校的外语老师,婚后就要出国留学。老人觉得这个时候给他们办民俗婚礼格外有意义,可以弘扬民族文化,让民俗在年轻人这代传承下去。
负责操办这场婚礼的沈阳某民间艺术团曲团长告诉记者,民俗婚礼的流程都是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设计,费用是3200元。其中,服装、轿子、宫灯、锣鼓、旗子等道具都是当日从沈阳运到鞍山的,轿夫、宫女、媒婆等人则是坐火车赶来的。昨天来的是小团队,还有40人的大团队,收费在4000到5000元。
曲团长说,民俗婚礼因为热闹、火爆的场面很受年轻人的欢迎,传统的文化气息也广受新人家长的喜爱。现在找艺术团承办民俗婚礼的新人逐年增多,国外新人每年有四五十对,国内新人过百对。下月3日将同日派出5支队伍。新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不同类型和价位的婚礼。
本报记者关瑞/文 实习生李书扬/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