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4月27日讯日前,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教授和他的同事在光纤通信中实现了一种抗干扰的量子密码分配方案,保证了长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安全和质量。该成果发表在4月21日出版的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非常出色”、“具有特殊的价值”,该杂志审稿人对这一成果高度评价。
据了解,量子密码是能提供绝对安全的保密通信手段,目前已开始走向实用化。而现在大部分量子通信是通过光纤传输的。由于光纤本身结构的缺陷,还有外界对光纤的扭曲、旋转,都会使信息失真,导致量子密码的错误,大大降低密码的产生效率。潘建伟研究小组在实验中采用一种特殊标定方式,把量子信息编码到光子上,并人为地加入随机旋转操作,使得最后生成的密码不受光纤扭曲、旋转,或者光纤本身缺陷的影响,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光纤通信双方总有办法取得需要的密码。此外,他们还给出了量子通信方案的绝对安全的理论论证,避免了现有光纤量子通信的安全性隐患。
据研究人员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实现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胡霈霖、胡胜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