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25日,2座厦门马拉松雕塑“跑”进奥林匹克博物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吴经国专程赶来参加揭幕仪式。如此的阵容,让国际奥委会的官员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一天——奥林匹克博物馆为厦门开放两座来自厦门的马拉松雕塑,沐浴着瑞士洛桑的阳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瑞士洛桑,这座依山而建、面朝日内瓦湖的世界名城,虽然没有海的“天赋”,但在四月底的季节,却有着比海滨城市更美的风景。
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因为奥林匹克精神,太平洋西岸的厦门和欧洲大陆日内瓦湖边的世界名城洛桑,这两座远隔万里、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走到了一起。
当地时间4月25日下午,由99座雕塑组成的厦门环岛路上“永不止步”马拉松雕塑群中的2座雕塑,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来到奥林匹克博物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厦门市市长张昌平共同为这2座雕塑的捐赠仪式揭幕。两位来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和吴经国先生专程赶来参加揭幕仪式。如此的阵容,在国际奥委会收藏纪念品的历史上是少有的。难怪国际奥委会的官员要发出这样的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说,4月25日,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在为厦门而开放。
马拉松雕塑“跑”进奥委会总部,如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所言,“这是厦门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把厦门带进国际体育最高的境界”。一座城市得到国际奥委会这样的礼遇,在全球来看,也屈指可数,在中国来说,更是第一个。
作为一个有着开放包容特质的城市,厦门与欧洲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00多年前,作为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港口,“AMOY”(厦门的旧译名)这个特定的名字传遍了海外、传遍了欧洲各大港口。但厦门更是一座与体育运动、与奥运精神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
70年前,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的马约翰作为团长,率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代表团来到欧洲,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与他同来的,还有厦门两位田径运动员林绍洲、戴淑国。
70年后的春天,又有两位厦门“运动员”跑到了欧洲,只不过,他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沿海赛道”上,普通市民健跑的身影,他们“永不止步”的瞬间,将永远定格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上。
2座雕塑远渡重洋来到洛桑,厦门人用“嫁女儿”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女儿出嫁是件大喜的事情,但难舍的心情也总是难免的,因为它凝结着全市人民对举办四年的国际马拉松运动的情感,凝结着厦门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崇。
在异国他乡,突然看到来自祖国的文化,看到老外赞许的目光,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厦门赠送国际奥委会雕塑的揭幕仪式上,现就读于英国都柏林格里菲斯大学的大连女孩王倩,现就读于英国Leeds大学的广东和广西女孩余怿和周珊珊在参观博物馆时,惊喜地看到了这一幕,那种心情显然难以用语言表述——“我们国家变强,知名度提高,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特别的骄傲!”
中国人跑进奥林匹克最高殿堂,我们不会因此沾沾自喜,“更快、更高、更强”的渴望,使我们更明白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所以激励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践“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运新格言”。厦门已经这样做了,厦门还将继续这样做。
永不止步!这,就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意义;这,就是厦门2座马拉松雕塑“跑”进国际奥林匹克总部的意义。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 张盛生罗格为厦门市题词:永不止步罗格为本报读者题词:感谢厦门
新闻资料
奥林匹克博物馆坐落在瑞士洛桑城乌希湖区。该博物馆1988年12月动工兴建,1993年6月23日落成开馆。建馆的宗旨是用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人们,使奥林匹克精神能代代相传。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记录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奥运资料最齐全的收藏所。
(来源:厦门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