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概念不仅是经济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在重视个人权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在注重自我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大学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更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地。 现代教育理念更认为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我们当前的教育,存在专业教育实,素质教育虚;功利教育实,人文教育虚的状况。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大学生中出现了“理想真空”、“精神贫血”和“价值悬浮”等现象。“五四”以来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青年的热诚、理想和开拓精神日见减弱。过于功利,不关心公共事务;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对善良和高尚的行为,不去效仿;不守规则,缺乏公德,缺乏道义感的现象也多起来,也离现代社会公民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
针对现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要让大学生首先做一个好公民。
要做好规则意识教育。公民应该是生活于法治社会的社会成员,与其相适应的是依照法律、规章、契约办事的意识,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法律法规的神圣性和严肃性意识淡漠。认为所有的规则都是为了“管人”的,而没有意识到遵守规则是每个公民的本分,人们闯红灯,翻栏杆习以为常,并没有意识到交通规则是为每个人的安全而制定的,是最公平的。
要强化公德意识教育。公德虽是一些最基本的公共生活道德规范,但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一个国家的形象,具体到个人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损害公物……在大学中,学生也多数对这些无视公德的行为习焉不察,所以,我们必须补课。
要培养人权意识。“人权入宪”后,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因为大多数学生对人权的界定、范围、内容很不清楚,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及对人的尊严的尊重的教育亟待加强,逐渐培养学生的道义感、对弱者的同情、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珍惜等人文情怀。
以非简单灌输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理性、人性地参与社会,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