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民政工作全面显效
近年来,南岗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按照“突出重点办大事,开拓创新抓亮点,实干为民树形象,与时俱进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探索建立了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和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在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多年来,南岗区在认真落实《哈尔滨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各项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南岗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若干意见》、《南岗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南岗区关于农村五保供养实施意见》、《南岗区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南岗区城乡群众特殊困难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五部救助暂行办法和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涵盖生活、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多项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自200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扎实推进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采取建和修的方法,投资200余万元,重点改善了农村122户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条件。为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区委、区政府借助“慈善超市”方便快捷的救助平台,建立了“一帮一”帮扶机制,区直50个部门与17个办事处的127个社区结成了帮扶对子,实施对口帮扶。仅在2005年12月组织的“送温暖、献爱心”捐赠仪式上,区直各部门和驻区部队向所帮扶的社区捐赠了棉衣6,500件、米面55,000斤、豆油9,600斤、棉被570件等价值100余万元的物品和生活用品,并通过“慈善超市”及时发放到了贫困群众手中。为深化“慈善超市”的救助作用,拓展救助功能,扩大救助范围,及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巩固和深化社区建设和基层政权成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社区基础建设,完善社区功能,全面深化社区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城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是夯实基础,搭建工作平台,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基础条件。近年来,南岗区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先后建起了全国一流的社区教育学院、职业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修建了红旗乡医院,辟建了哈尔滨文化大集、冰雪故事园和600多个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实现了社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全覆盖。筹资3,000余万元,改造了新发、华山、金河等6个旧有居民小区,改造居民庭院600余个,全区的景观庭院达244个。采取资源整合的方法,先后建立社区活动站、所31个,面积近7,000平方米;有115所中小学校的广场、体育馆及部分校舍对外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宽松的娱乐休闲场所。通过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社区的自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2004年全省第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中,我区的做法在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其次是完善功能,发挥社区载体作用,实现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南岗区以“民情询访责任区”为载体,强化社区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功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充分发挥民情询访责任区作用,南岗区每年从区财政列支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以解决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围绕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南岗区在全区机关单位中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截至目前,全区共解决民情询访问题3,900余件。以创建“全就业、全就学、全救助社区”为平台,建立了以街道社区为主导、工青妇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帮扶救助体系,创立了专项工作网站,重点帮扶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特困家庭子女就学和生活救助等问题。截止目前,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876人,稳定就业率达到62%;办理小额贷款1,150万元;就业创业培训6,600人;全区全就业社区达到124个,占社区总数的95%。
———拓展双拥工作内涵,着力做好双拥优抚工作。区委、区政府围绕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区“四连冠”的目标,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双拥创新活动。建立了双拥责任机制,双拥工作得到拓展和延伸。近年来,全区共安置随军家属72名,为部队赠送慰问品约150万元,解决实际困难20件。以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为突破口,加大优抚工作力度,落实优抚政策,制定出台了《南岗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若干意见》,建立了助功臣、奔小康运行机制,实施了新兵帮老兵、连队帮村屯行动。连续两年开展了“革命功臣一日游”活动,全区100余名功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推进了驻区部队医疗单位进社区、进村(屯)活动,巩固和发展双拥优抚工作成果。探索开展了军休工作进社区活动,发挥了“老战士”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营造了军民同娱、同乐氛围。
———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不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区委、区政府根据“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六有”要求,以养老服务社会示范活动为载体,以改善困难老人生活条件为目的,以保障城市“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孤寡特困老人、空巢独居老人、低保困难老人生活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中介组织运作、各类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思路,整合社区资源,逐步实现了养老福利事业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运营机制市场化、服务管理规范化的目标。为加快推进养老机构硬件建设,区委、区政府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采取政府、个人多渠道投资的方式,实现了全区养老机构硬件建设的新突破。“十五”期间,共投入3,300余万元,建设了街道办事处星光老年之家8个,社区级星光老年之家87个,集体、个体私营老年服务设施25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31个,达到养老服务全覆盖,实现了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社会化。
成片启动国企改制成果丰硕
2005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南岗区把推进国企改革放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全力推进,与产业调整升级和城区建设改造紧密结合,作为全区快发展、大发展的战略举措组织实施。坚持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职工身份彻底转换,资产债务依法处理的原则,成片启动,整体改制,工商联动,资源共享。去年,南岗区共完成改制企业71户,占市政府下达计划的110%,提前两个月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全年改制任务。
———商业战线改制实现了资产收益最大化。针对商业企业地理位置优越、资产优良的特点,“以三产促二产、以优良载不良”,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业优良资产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引进哈药集团等优势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采取了打捆兼并、整体出售、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强力推进了商业企业改制进程。全年共完成了商业企业改制19户,收回净资产4,300万元,巧妙地解决了“钱从哪儿来”这一国企改革的最大难题。
———工业战线改制实现了体制转换。结合哈西地区整体开发改造,针对工业企业规模大,职工多、债务沉重的现状,确定了“体制转换,补偿安置,异地搬迁,产业续存”的改制思路,采取了引资兼并、债权转股、依法破产等形式,加快了工业企业改制步伐。去年共完成企业改制4户,解除金融债务1.8亿元;完成了制氧机、环氢公司整体拆迁和异地建厂工作,通过改组改造安置职工就业1,500余人。
——街道战线改制实现了劣势企业整体退出。针对街道办事处所属企业资产少、规模小、历史包袱沉重、大多数企业处于长期停产状态的现状,确定了“职工并轨、清理债务、补偿安置、关闭退出”的改制思路,通过股份制、兼并、出售、破产、关闭等改制形式,实现了街道国有企业的整体退出。去年街道企业共完成改制25户,占街道企业总数的90%。
———改制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在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中,按照中介机构评估、专家组汇审、区国资办预审、区国资委审批的程序,规范运作,共完成清产核资45户,完成资产评估36户;在劳动关系并轨工作中,计划并轨为8160人,实际并轨为9158人,获得并轨资金9,530万元,已发放7852人的并轨资金,合计为8,951万元;在群众工作中,严格贯彻《工会法》,对71户改制企业依法履行了相关的民主程序,顺利通过了《职工安置方案》,为推进国企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6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决胜之年,南岗区继续坚持工业、商业、街道三条战线同步推进,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构筑合力、攻坚克难,全面启动23户未改制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确保70%的企业完成改制,其余企业基本完成改制,誓夺国企改革攻坚的全面胜利。
关注百姓福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2005年,南岗区被国家卫生部、民政部、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同时又被授予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荣誉称号;被卫生部、全国牙防组确定为全国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示范区。
———打造品牌,增强中医药服务的辐射力与信誉度。打造特色专科。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独特的中医专科优势,能够提供六种以上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尤其是中医精神病科、脉管炎专科、骨伤科等专科融入预防服务工作中,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提供针灸等4种以上中医药服务;实行双向转诊,与医大、省医院建立双方合作关系,为居民就医开辟绿色通道。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平民病房,降低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自付比例,对弱势群体就医实行“三免四优惠”(免挂号费、免诊查费、对乡镇70岁以上弱势群体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处置费优惠10%、辅助检查费优惠10%、住院床费优惠10%、手术费、办理卫生许可适当优惠)。2005年共让利于民78.7万元,减免人次2.2万,做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
———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中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南岗区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总体规划,开展有特色中医活动。开展健康干预工作。南岗区重视对亚健康人群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对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针对健康、亚健康、疾病人群、特殊人群分别制定了社区诊断,提出干预措施,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养生保健方法来指导其预防工作;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引进到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加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理论,积极开展了中医医疗工作,使社区居民的一些常见、多发病,不出社区就可得到基本治疗。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上水平。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根据社区卫生服务考核千分标准,建立了动态监管、末位淘汰、兑现奖惩机制,推动了全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2006年,全区卫生工作确定以项目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整顿规范医疗服务秩序,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06年新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力争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到城区全部人口。年内对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要全部建立健康档案。2006年要全面实施“随时护齿,从我开始”社区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
积极推进“三免四优惠”有关措施的落实,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主要目标,力争今年在九院、骨伤、妇产、穆斯林、二轻产院、中医院、中西医、王岗医院建立平价病房。
发挥优势开创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南岗区工商业联合会始建于1954年4月,现有会员1400余名,街道、乡(镇)基层商会20个,汽配、酒吧、商服、体育用品行业商会4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南岗区工商业联合会(区商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中心、发挥优势、当好助手、开拓创新,坚持“三服务”的工作宗旨,遵循“两个结合”的工作指导原则,“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有为才有位、虚事实做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会务工作的信息作用,连续几年被省、市工商联评为先进(标兵)单位,从而开创了南岗区工商联工作的新局面,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社会知名度明显扩大。
按照中共南岗区委提出的“建设首善之区,构建和谐南岗”的总体要求,结合工商联的职能任务的实际,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的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优势,我们着力做好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坚持政治上引导,经济上服务的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做好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私营企业连续开展文明诚信创建活动,抓好有针对性和有实效性的教育培训工作;二是认真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经常深入会员企业及时准确了解掌握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做好会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和先进人物评选工作,代表和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切实加强组织建设。认真抓好地区性基层商会的改选换届和行业商会(协会)的组建工作,为开展工商联的主题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四是引导会员企业开展好以扶贫开发献爱心为主题的光彩事业活动。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民营企业家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奉献”的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五是组织会员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为主要形式的经贸活动。引进和留住民营资本积极参加南岗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型城区建设,参与国企改制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增强会员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南岗中的贡献份额;六是牢固树立以商为本,服务立会,调研兴会的工作方针。围绕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个目标,积极为会员搭建项目对接、人才招聘、税企沟通、法律咨询等引导性服务平台,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及时为会员提供政策信息,组织科企对接活动。努力实现区工商联由行政型向商务型的转变,由机关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为建设“首善之区和构建和谐南岗”贡献力量。
发展都市型农业打造新农村样板
南岗区是全省唯一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地,近年来,南岗区紧紧依托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努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
———现代化装备农业,奠定物质发展基础。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和省、市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投资3亿元,初步建成了10个标准化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形成了设施园艺高效生产区、农作物标准化种植区、畜牧标准化养殖区等六大功能区,实施了中以、中美、中加等国际合作和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使南岗区农业初步呈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和景象。
———工业反哺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入农业工业化理念,用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用现代化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积极吸引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区进园,发展农业生产基地,推进土地流转,带动劳动力转移。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到2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2005年龙头企业资产总额为18亿元,销售收入实现24亿元,利税完成2.1亿元,出口创汇70万美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周边地区农户6万户,其中带动南岗区农户4000户,人均增收1200元。2005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超过全区农村总劳动力的5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311元。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辟建都市型农业基地。重点沿运粮河“一带”建成了百家姓林园、菁菁农业生态科技园、满族文化馆、农家乐、哈尔滨市农业开发博览中心、海顺农业科普教育中心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和基地,该乡已被批准为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基地,休闲观光农业正成为南岗区新农村建设的特色主打品牌和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城市带动农村,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新农村“六新一好”目标,即“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立新经济组织、创建新环境、树立新风尚、建设好班子”。重点通过“通、改、建、延、进”五项措施和切入点组织推进。由区直39个部门和街道组建10个推进小组,22名区五大班子领导与全区22个村建立包扶机制,通过全面推进“五大活动”,即“大调研、大规划、大讨论、大培训、大对接”,启动五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南岗区计划经过五年时间努力,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服务“三农”的新体制,较为完善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管理服务的新机制,为“三农”工作创造良好的新环境。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体制对接、城乡社会发展同步、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