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中国制造的乒乓球器材在各类比赛中频频亮相
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青睐中国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06年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年会,是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自2001年正式加入该组织以后承办的第一个最高级别会议,也是作为非政府体育用品行业最高组织的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首次在德国、美国之外的第三国举办年会。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席米歇尔·佩洛汀表示:“中国不仅是世界体育用品最可靠的制造大国,而且也是品牌运动产品增长最快的消费品市场,中国将很快成为能够与欧美相媲美的主要市场。再加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遇,中国在体育用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因此我们决定在中国召开年会。”
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的委员们能够认同米歇尔主席的观点吗?
“以往参会者也就是三四十人,今年来了八十多人,据我所知这是历届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年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用详实的数据回答了这一问题。
本届年会与论坛的召开,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奥组委的高级官员、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以及其他体育组织的领导人,全球顶级品牌企业及国内著名体育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国际体育行业组织打开了政府机构、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和国际体育用品行业三方对话的窗口。
加盟奥运,你准备好了吗?
北京奥运会成为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本次年会的重要话题。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刘军结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应邀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奥组委的市场开发情况。
刘军在年会论坛上表示:“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和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有着广泛的接触,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席和秘书长去年也拜访过北京奥组委,就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行为准则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大家达成共识,并且在工作中也得到了应用。
“在市场开发中,我们主要在合同的签署过程中间,要求企业在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等方面按照当地的法律,要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办法或者说按照国际标准、按照要求进行企业管理。要批准一个生产企业加盟生产北京奥组委的特许产品,则必须要求企业的生产条件、基本情况要达到绿色环保的生产状况,要达到ISO14000的环保认证。与此同时,我们也按照国际标准对工厂进行实地访问,了解企业用工的情况,然后才能决定批准与否。”
进军奥运赛场,打谁的旗号?
有关北京奥运会上使用什么样的体育器材的热点问题,刘军表示:“北京奥组委的政策是如果有国际奥委会和单项体育运动协会已经批准的体育器材,可以直接应用到北京奥运会的比赛中。如果说世界单项组织尚未批准体育器材的话,北京奥组委和世界体育单项组织以及国际奥委会三方签订协议,由组委会推荐企业的产品,如果产品质量已经得到世界组织认可的话,将有可能在北京奥运会赛场得到使用。”
“中国制造”难广泛应用
加入世贸组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中国创造了与世界经济接轨,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体育用品品牌的良好机遇。大家都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能够广泛使用民族品牌的竞赛器材,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红双喜和双鱼能够亮相北京奥运会,其他企业要想进入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前景如何呢?
对此,马继龙认为:“难度很大!因为奥运会比赛对于专项器材的要求比较高,我们与北京奥组委沟通,首先要通过国际单项运动协会的认可。各单项协会组织的游戏规则不尽相同,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在全球几十家企业中有一、二十家是可以采用的,但是具体采用哪家企业的,就要看该企业与单项协会联系的紧密度,以及是否长期支持赞助该协会的赛事。以红双喜为例,它每年在赞助乒乓球赛事方面的资金投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一些单项协会在这方面,每年的门槛就是80万美元,而这仅仅是入门费,还有入门后的竞争与比拼。所以,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要想‘打入’2008奥运会赛场的希望很小。但是,正如美津浓公司总裁水野正人所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只是中国举办体育盛会的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很多精彩的大型体育盛会在中国举办’。我们应该致力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利用知识产权来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培育并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积极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之路,我们的民族品牌终将成为奥运会赛场的亮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