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家园
①
②
③
④
天亮了,“鬼市”里的“鬼影”也就散去了,但潘家园的故事仍在上演。
没有传说就不是潘家园
收藏爱好者韩老师最近迷上了旧书古籍。在旧书刊区,韩老师早已熟门熟路:“今天有旧书吗?”“没有!”干脆的一问一答间,一种共谋作案和虚拟冒险的神秘快感油然而生。“如果和摊主不熟悉,有些书你根本看不着!”在书刊区一无所获,韩老师又脚步匆忙地迂回于二区各个摊位,“二区旧货多但是杂。一般来说,我要把这逛上一圈。”“看旧书的价值要从它的纸质、字迹、内容、印章多方面考究。一不留神,就会上当。”小韩老师翻着一本残破泛黄的书,还没弄清内容。其实,有些书是用于阅读,有些书适合收藏,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明白。
潘家园是一个既能寻梦又能卖梦的地方,是一个能给收藏家带来乐趣和财富的地方,这里的故事和潘家园旧货市场上卖的货品一样,亦真亦假,琢磨不透。据说有一位老者只花了几十元购得一件带有铭文的元代景德镇釉上彩高足杯;更有人说,潘家园曾惊现一块重达百公斤的猛犸头骨化石,专家鉴定价值为500万。这样的故事口口相传,不问出处,也没人否定。大家都将信将疑。但这一信一疑,悲欢交错,恰恰成就了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独有魅力。
潘家园旧货市场就像是一座囤积了无数宝贝的城池,这颇具气势的“城池”占地4.85万平方米。“城垣”是仿古建筑252间,飞檐斗拱,青砖碧瓦,雕梁画栋,店堂式经营;“城内”有四个钢球形的大棚,分别设为古玩杂项、玉器饰品、少数民族服饰和陶瓷四个区,保持地摊经营模式。另外,发展至今又在其东边和北边增设了散户区和古旧字画书刊区。城池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从‘文革’前的宣武艺园到龙潭路,再到‘文革’后的长椿街、东便门白桥市场,然后是后海小花园,这种地摊经营被查抄了好几次。几经迁徙才在潘家园安家落户了。”韩智东老师介绍道,“大约九二年吧,朝阳区劲松南路一侧自发形成了一个‘跳蚤市场’。”有多年摆摊经验的霍老指着远处一地,追忆起往事:“十多年前,我们就在西南马路边的坡上摊一块麻布,往上摆些旧家具、破钟表之类,一站就是一天,风雨无阻啊!”直到1995年,潘家园街道办事处才陆续投资,实现了“退街进场”,并正式定名为“潘家园旧货市场”,将它经营成一个品牌。
新旧各占半边天
“如今潘家园的货源不如从前了,有来头的人都搬迁到古玩市场。摆地摊的多是河北、山西、山东的农民。旧货现在主要集中在大棚二区,但是好货已经不多见了。现在的人学聪明了,有点旧东西都先藏着,等着升值呢!”韩老师领着笔者穿梭于买卖之间,“留意脚下!如果看到什么中意的,不要轻易撒手,否则得惹麻烦!”“鬼市”有个规矩,别人正拿着的东西不得问价。
潘家园市场和以前相比的确有些走样了,卖民族服饰的来了,卖水晶玉器首饰的来了,卖旅游纪念品的来了,连卖行家用的手电筒的也来了。他们不但没有打破潘家园原有的神秘古老的氛围,反而增添了新的活力,吸引了一批新的顾客。来这的“新人”的目标不是淘到什么古玩类的旧东西,他们要的是制作精细的工艺品,可旧可新。在一个出售民族服饰的摊位前笔者驻足观看,一位着苗族服装的大姐就拿着她经营的手工裙子迎了上来:“你看看,这是纯手工的,很多年轻人都买去搭衣服的。”见我们感兴趣,她又拿出放在一边木头箱子里的一整套苗家少女的裙子往记者身上一围。“还真有我们苗家的味道啊!这些衣服都是我老家奶奶一针一针缝的。”从大姐的口中我们得知她还有很多老乡在这做生意,每年大家一起回家拿货,也有生意好的,每个月都要回老家补货。
如今的潘家园在创新的同时仍旧秉持着他的传统。它就像一个博物馆吸引着大众。和博物馆不同的是,在潘家园里,玩的是眼力,靠的是经验,还要碰运气,更要有健康的收藏心态。
图①②③④为潘家园的各色淘宝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