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7日电(记者程刚)教育部部长周济今天在此间表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包括教师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等。
周济今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普及义务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报告时,作出上述表示。
去年年底,国务院下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确定了新的经费保障机制。包括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这份通知还确定了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并规定从2006年到2010年间,分5个步骤逐步实现国家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保障。
今年2月,教育部和财政部组成7个督察组,对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新机制的1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周济今天表示,这次检查发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部分省份反映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覆盖范围太窄。二是原先学校从公用经费和学杂费收入中开支教师津补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这部分津补贴失去资金来源,造成教师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三是个别地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四是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大多由县级财政负担,但由于一些县级财力紧张等原因,补助标准偏低、范围偏窄。五是政策产生巨大效应,大量农村孩子回流到学校,一时间给公办学校带来压力。
“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研究和认真化解,不断完善新机制。”周济说。
除此之外,目前普及义务教育仍面临几大困难,首当其冲的是教育投入总量仍显不足。“公共财政保障水平仍然较低,要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合格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接收完整的义务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周济说。
周济说,目前全国仍有约31万名教师未达到国家规定合格学历,有近50万名代课人员,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政府部门长期借调教师或占用教师编制安置人员的现象,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突出,成为制约今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农村学生辍学问题严重等,也对普及义务教育构成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