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四月二十七日电(记者王辛莉)面对海口湾今年来第二次发生赤潮,海口专家今天表示,赤潮现象为海口近岸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琼州海峡亟待加强生态保护。
海口近岸海域本月二十四日发现大面积赤潮,赤潮面积约二点五平方公里。 今天赤潮已出现明显消褪。海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正在全程跟踪监测赤潮变化。这是今年二月份来在海口湾发生的第二起赤潮。
海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国地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赤潮是由于海洋环境条件改变,导致海洋中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此次在海口湾出现的赤潮生物为球形棕囊藻和三角褐指藻。
据悉,球形棕囊藻和三角褐指藻虽本身不含毒素,但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生物的正常群落组成和生长,或产生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也会杀害死海洋生物,导致海区污染,使细菌和病毒大量繁殖,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
王国地称,海口湾位于琼州海峡,不直接面对南海,海口海岸承载能力和净化动力相对较弱;海口处于海南岛五条大河的下游,承担着上游的污水处理压力;另外,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尚不健全。赤潮现象提醒生态岛保护琼州海峡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