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艳涛)昨日上午,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中国西安鼓乐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北京、江苏、香港等地近百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汇聚古城,为西安鼓乐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建言献策,该研讨会将于4月29日结束。
据介绍,西安鼓乐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其价值在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至少排在前几位。西安鼓乐至少已有600年到800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区以及长安、蓝田、周至等地。作为唐代音乐的遗韵,西安鼓乐目前存活的曲目有1100余首,包含了唐宋以来的大曲、宫廷燕乐、教坊大乐、民间小调等,演奏活动蕴含丰富的宗教和民俗内容。目前对于这个已经濒危的民间文化传统,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地进行抢救性保护。2000年以来,省文化厅成立了专门的西安鼓乐抢救保护办公室,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抢救保护工作,并曾多次组织乐社赴京和出国演出。目前西安鼓乐已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和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在开幕式上说,西安鼓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召开“中国西安鼓乐学术研讨会”,对于深入研究探讨西安鼓乐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学术价值,探索抢救、保护西安鼓乐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推动西安鼓乐抢救、保护工作的开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也将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和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