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5日深圳召开市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后的第二天,有媒体以“政府拟补贴企业家所得税”为题进行报道,引起一些市民的争议。市民认为:企业家已是高收入者,深圳市政府还拟通过市财政补贴企业家所得税,拿纳税人的钱去补贴,是不是有“劫贫济富”之嫌?
市民:质疑多过赞同
根据媒体的称,深圳市政府从今年起将对企业家的收入实行奖励政策,由市财政出资对企业家的所得税实行补贴。
消息见诸报端后,多个市民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报记者随机访问的多个市民持反对意见者居多。一张姓市民直接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市财政说到底是深圳所有纳税人的钱,应该更多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公共设施、教育、卫生以及对一些弱势群体的扶持救助上,“而企业家已经是深圳高收入阶层,如果再通过财政补贴企业家,不能不让人产生‘劫贫济富’的疑问。”另一名政府公务人员则表示:“政府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无可厚非,但是个人所得税是所有公民都应尽的义务,企业家也应和其他市民一样承担。奖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而不是补贴个人所得税。”
“企业其实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政府此举其实这也说明深圳对企业家的重视,能够理解,也可以接受。”有二位受访的市民对政府的这一做法表示赞同。
专家:媒体报道可能不全面
“媒体报道有可能有片面性。”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秘书长、经济学博士郭万达认为,从报道的本身来看,有市民、网友提出疑问是很正常的。“但是具体补贴什么,怎么补贴,并不清楚。”郭万达认为,政府是否直接通过财政来补贴企业家的个人所得税,还值得怀疑。
“我不认为政府就是直接补贴企业家的个人所得税。”郭万达认为,奖励和补贴肯定是应该针对有重大贡献的,就某一方面进行补贴,可能媒体报道时有一定的片面性或者误解。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邓盛华支持深圳重视、奖励、补贴企业家。“首先,企业家的素质、才能是决定一个城市兴衰的标志;其次,从目前的税制来看,对企业家的税收还是比较重的。从地税的角度减返一部分税收,对鼓励企业家创新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三,只有有了企业家适合的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城市才会更有竞争力。”不过,邓盛华也提出,对企业家的奖励或补贴,不应该是笼统的,而要通过对企业家的类别进行甄别,必须要有资格认证。
对于市民提出的“劫贫济富”的疑问,邓盛华表示,“如果报道属实的话,从具体数据上来说,市民的疑问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整个城市效益的发展来看,积极作用肯定大于消极作用。”
(普德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