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牛爱民)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监察局副局长宋兰刚,28日向媒体通报了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的进展情况。
宋兰刚介绍,近一个多月来,北京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 重点涉及11个领域: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出版发行、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电信等。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了4起涉及商业贿赂的案件,4名被告人因犯受贿罪、贪污罪,被分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公安、检察机关也立案受理了一批涉嫌商业贿赂的案件。
他说,从北京近两年查处的涉及商业贿赂案件情况看,在一些垄断性行业、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以及在工程建设、国企改制、征地拆迁、医药购销等重大经济活动环节的商业贿赂问题时有发生,且呈现出手段多样,隐蔽性强等突出特点。
他指出,商业贿赂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破坏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影响投资环境;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国家税收减少和公有财产被侵吞;为假冒伪劣商品打开方便之门,直接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发不少突发公共事件和其他社会问题。商业贿赂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党员、干部和企业从业人员,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
今年3月初,北京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纪委、宣传部、法院、检察院、发改委等27个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在相关部门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重点查找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围绕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组织引导所属单位、企业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弄清本行业、本区县经营者违背商业道德,违反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进行不正当交易的手段及形式,掌握所涉及的单位、岗位、环节、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
宋兰刚表示,北京市将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严肃查处涉及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贪赃枉法、索贿受贿的行为。要充分发挥检察、法院、公安、审计、工商、信访和纪检监察等系统举报投诉网络的作用,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畅通发现商业贿赂问题线索的渠道。
同时,深入研究商业贿赂问题和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加快建立适合首都实际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市场竞争行为和惩治商业贿赂的制度规定,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