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先说返券。每次返券活动之前都是商场最忙的时候。商场要就活动期间的价格损失承担问题与各品牌厂家洽谈,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大家,无论返券多少,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是由消费者埋单!因此大宗购物后拿到许多返券的消费者千万别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举例说,买100返50元,从表面看,是打5折,大家都疯狂购买,而事实上这只是打6.7折。 因为你是花100元买150元的商品,自己算算打几折?100返100,168返108,以此类推,根本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商场并没有损失,把压力都给供应商了,让供应商自己想办法承担损失,所以在搞活动的时候,商场里物美价廉的好衣服要不就是没有,收起来了;要不就是不参加活动;或者拿出来卖的都是旧款的积压商品!所以越是返券比例大的时候,越是买不到平素自己相中的衣服,就是这个道理。
返券里还有别的猫腻。那就是返到手里的券,通常都只能在本楼层消费,一些消费者就用返券买些小件商品,而小件商品通常都是不打折的,非但不打折,往往还偷着提价,所以最后返券花出去,实际上得不到便宜。
消费者得不到便宜,但是商家和一些厂家却乐此不疲,因为大幅度返券的效果的确很好。某店的一个服装展台,去年店庆期间创造了一天卖50万元的成绩。还有某店的一个店中店,面积并不大,去年春节大幅返券的时候,业绩达到近百万元!
鞋类商品暴利中的暴利
与服装相比,鞋的利润更大(除了运动鞋)。运动类商品的利润相对小一些。本市一般大商场鞋的标价是,加到成本的4倍以上。有的鞋更是从道外鞋市儿等批发市场直接进的。总而言之,鞋是商品暴利中的暴利。无论大小品牌,国内鞋一般都在广东加工,甚至有的几十个品牌的鞋本就是同一条流水线上出来的,就是贴的商标不一样、售价不一样罢了!
有很多品牌在旺季或者商场搞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断货,为了救急,就赶紧从批发市场进货,把自己的标缝上去。商场搞活动的时候,往往外面顾客在摩肩接踵购物,里面办公区一些品牌的导购和业务在急匆匆贴标。
化妆品几乎瓶瓶“黑”
一些商场卖的化妆品,有许多都是勾兑过的。这几乎已经是商场里的公开秘密了。所以一些商场的工作人员很少在自己商场里买化妆品,打折促销时也不买。因为许多进口化妆品,其实只有半瓶是原品,里面另外半瓶是到国内后,代理商灌进去的!有良心的代理商灌的“代理品”多少质量还说得过去,没良心的就不好说了。最可气的是在代理商“灌制”的基础上,有些经销商又“灌制”一道,这就更没法说了!所以很多人从国外自己带回来的化妆品,虽然从外表看与国内一些商场卖的一模一样,但是买自国外的用后效果总是要好得多,就是这个原因!
打折
先提价几百元再商量
商场现在竞争白热化,不打折就没有客流,所以商场必须经常搞活动,逼着厂家打折。可是厂家成本那么高,拿什么钱搞活动?所以就先抬高价格再打折,导致现在的衣服越卖越贵。
在商场搞活动之前,先提高原价,再打折或返券,这些内幕一般没法看出来,就是看出来商场也不管。价格提个几十元是非常普遍的事,有的大件衣服会提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拿最近中央大街商圈新开张的某大商场打折来说吧,一款平常售价为149元的T恤,打折活动当天价格涨至198元;另一款女鞋打折活动开始后为528元,其实原价377元。
底价
消费者想不到的低
小品牌如果不用价格吸引人,就难有竞争力。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也就是标价不规范的品牌,导购通过与经理商议,获得一个底价,比如一件1800元的大衣,经理说最低1000元,实际卖多少钱就是导购说了算了。于是导购经常借此赚差价。
比如还是那件衣服,卖了1500元,给经理报账1000元,然后找个熟人冒充顾客退衣服,开好小票退出1500元,再自己用1000元把账平了。某商场就曾捉到过几个导购这样干,最严重的一个在一件1.2万元的皮衣上做手脚,独吞6000元,利润大不大?好多消费者在商场里买衣服,好不容易砍下了几百元,自以为捡着了大便宜,其实离底价还差得远呢!(东北网)[编辑: 牛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