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李斌、吴晶晶
平均负荷因子89%、全年未发生一起非计划停堆停机、整个燃料循环周期连续满功率安全运行316天……4月28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2号机组以优异的运行业绩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与此同时,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的3、4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
在我国已经建设11个核电机组的背景下,这座装机容量130万千瓦的核电站何以引起广泛关注?专家指出,这是因为,作为我国第一座国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用事实证明了我国已具备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大型核电站的能力,核电国产化在实现重大跨越后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核电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暖春四月,走进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畔的秦山二期核电站,“迎接核电发展的春天”的大红横幅格外醒目,扩建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扩建工程开工之时,正值国家刚刚发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形成比较完整的自主化核电工业体系和核电法规与标准体系”……核电工业自主化发展的壮丽蓝图,令核电人备受鼓舞。
从1985年3月秦山一期核电站开工建设、我国核电开始零的突破,到2004年5月秦山二期核电站两台机组建成投产、实现核电国产化的重大跨越,再到今天秦山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开工,经过20多年艰苦创业,中国核电正进入自主化发展新的关键时期。
“20多年来,中国核电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说:“最初发展核电是为了保体系、保队伍、保技术,最终保国家地位;其次是‘军民结合、发展核电’阶段;现在,国家以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带动电器仪表等相关产业发展为目的,积极推动核电发展。我国核电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我为主,中外合作,作为唯一一座遵循这一方针建造的自主化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的成功建造、安全运行并创造良好业绩,更加坚定了国家立足自主创新、发展民族核电的信心。
建成价每千瓦1330美元,远低于国内同期引进的核电站和国外同类核电站;核安全水平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秦山二期是我国核电发展的一个飞跃,它用事实回答了国产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说,“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说,中国核电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自主发展核电,完全可以做到”
从当年的“两弹一艇”,到自主建设核电站,中国核工业50多年来一直走的是自主创新的道路。叶奇蓁说:“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用钱是买不来的。”
作为总设计师,叶奇蓁对秦山二期1、2号机组调试阶段所有重大试验均“一次成功”至今仍津津乐道:主回路水压试验一次成功、反应堆安全壳强度及密封性试验一次成功、汽轮发电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一次成功、反应堆首次装料一次成功、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一次成功、500千伏开关站启动一次成功、顺利实现首次并网发电、顺利通过满功率运行考验……“正是这么多的‘一次成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说明我们自主发展核电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秦山二期立足自主创新,通过艰苦拼搏和不懈努力,在没有聘请一位外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条件下,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在核电工程项目管理道路上成功地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中核集团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江对此颇为自豪。
然而秦山二期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我们曾经摔过跟头,甚至是在一些关键环节出了问题,但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又爬了起来。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真正掌握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打好了基础。”叶奇蓁说。
核电站是高科技集成项目,300多个系统、20多万台设备、上百万张设计图纸,科技人员和建设者们反复验证、反复剖析、反复实践,最终使秦山二期取得了反应堆堆芯设计、反应堆厂房及安全壳设计、延长压力容器寿命等300多项核心技术创新和改进;两台机组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5%,55项关键设备中有47项实现了国产化,其中包括高技术含量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秦山二期还建立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范化的核电站运营管理体系,拥有体系完备、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和技术程序共7000多份。
“最大的收获还是人。”秦山二期拥有一支年轻的“老核电”运营队伍,这支站在核电运营风口浪尖上的队伍平均年龄不足30岁,但大多数人全过程经历了核电厂设计、建造、调试、商运、大修等各个阶段。“这支具有自主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我国核电自主发展的重要力量。”中核集团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兰和说。
国际上评价一个核电厂的运营业绩有非计划停机和负荷因子两项主要指标。依靠自己的力量,秦山二期亮出了让外国同行都刮目相看的成绩单:非计划停机2002年9次,2003年3次,2004年1次,2005年“无”;负荷因子2002年74.9%,2003年81.2%,2004年82.2%,2005年92.8%。
“这是秦山二期掌握了国际标准的核电站运营核心技术的最好证明。”叶奇蓁说。
“未来只有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根据国家的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不足1000万千瓦发展到4000万千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
“任务不可谓不艰巨,这意味着未来15年我国还将要开工建设30多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叶奇蓁说,“一个核电站的建设周期大概要5年,而引进消化第三代技术后再批量建设,时间不允许,成本也太高,至少要多付出上千亿元的‘学费’。”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主设计建造大型商用核电站的国家。“通过秦山二期的建设,我们积累了科研设计、建筑安装、工程监理、设备制造、调试运行等一整套国产化核电建设经验。”李永江说,国产6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已经非常成熟,我国核电自主化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核电建设,设计为本。”康日新说,“现在,国内设计院首次总承包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岭澳二期的设计,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继秦山二期创立我国第一个自主化商用核电品牌——CNP600之后,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将继续打造这一品牌。据介绍,扩建工程的设计将进行包括10项重大技术改进在内的近千项改进;国内制造企业将首次独立制造核电站的核心设备;两台机组设备国产化率将提高到70%以上;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现在我们是三条腿走路:一是技术引进,二是翻版加改进,三是自主设计二代改进型。”康日新认为,真正能使中国核电自主化可持续发展的只有第三条路线,“我们要自主设计二代改进型机组,并向第三代技术进军。”
目前,中核集团公司历时5年自主研发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项目(CNP1000),已经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的预审评。中核集团公司还承担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16个重大专项中的“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项目。
“希望国家早日批准建设国产化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把在秦山二期设计、制造、建筑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中积累的国产化经验传承下去,把随之成长起来的国产核电设备供应商和核电人才继续培养和扶持起来。”叶奇蓁话语中充满憧憬和希望,也道出了中国核电人的信心和信念,“只要这样,核电自主化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