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同性恋·名人圈
专题策划执行/何敏 杨学涛 设计/孙海 图片统筹/范宇翔
“我10年前就公开我是同性恋,你们现在才来采访我。”
当本刊记者拨通香港导演关锦鹏的手机,关用略带愠怒的声音拒绝了我们的采访。
显然,这是一个10年前就应该做的话题。
在专题后期编辑过程中,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同性恋者在记者发稿前都有顾虑,甚至有所退却—台湾著名综艺节目 《康熙来了》
的主持人、同性恋者蔡康永原本答应了本刊的采访要求,但在记者把“大胆”的采访提纲传真给他以后,就再也没有得到他的回复。确实,有多少人能那么勇敢地面对公众、坦然地谈论自己的同性爱人?
事实上,同性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普遍存在,在动物界也大量存在,像中国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同性恋者的绝对数量自然异常惊人。也许之前媒体对同性恋者的关注始终集中在“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正常人的关怀”—其实,谁比谁更正常呢,米开朗基罗够才华横溢了吧,他是著名的“不可救药”的同性恋,上个世纪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福柯,也许恰恰因为是同性恋的身份才写出了视角独特的
《性史》 ,至于中国的古人,除了“娈童”这样有明确对从事某特殊行业人群的称呼以外,还有像郑板桥这样的:一生热爱男人,且毫不避讳地表达爱意……
科学家从遗传学、生理学的角度积极探索同性恋发生的生物学原因,但是始终面临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说同性恋不利于人类繁殖后代,那么同性恋的基因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人类进化中遗传下来?如果同性恋完全违背上帝的准则,它为什么会深深扎根在人类以及动物王国的其他物种之中?
如果一些人生来已经被编好了程序,注定要去爱与他同一性别的人,那么他们这种感情是不是神圣的呢?他们是不是也应该获得作为人应该获得的爱的慰藉和性的欢愉呢?
当李安手捧小金人,用 《断背山》
告诉全球他对性和爱情的观点的时候,谁能想象权力欲十足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也一样在悄悄点头呢?即使当年曾非常不光彩地被10多个女人指称是同性恋恋人,希拉里只要拥有一点点权力,都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同性恋法案。
而在 《mangazine·名牌》
对中国的采访中,我们走访了几乎所有在大陆、香港同性恋以及台湾正式公布同性恋身份的人:刚刚“出柜”的年轻电影编剧程青松含着眼泪向我们讲述了他为了深爱的同性爱人付出的巨大努力。出身名门的白先勇早在十几年前就公布了自己同性恋身份,当我们要求就此话题采访他时,他却顾虑重重,坦言目前正在北京做一些文化活动,不便谈论此话题。至于我们在上海找到的一对结婚4年的同性恋爱人,他们对同性婚姻的自信明朗以及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让人感动……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著名性学家李银河又提交了中国同性婚姻合法的提案,“知道不会被通过,还是要继续提。”
……
这是一个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的世界,同性恋者往往更敏感、细腻,普通人对生活所有的热望和困惑他们都会有,而且因为特殊的性取向,他们会体验得更多。如果我们肯定爱情还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就一定尊重所有的人所具有的这种情感。就像陈丹青在新年到来之时,在纽约看到的众多的同性恋接吻的场面,他被深深打动:“这是一件真的事情:重要的根本不是同性恋,重要的是他们彼此相爱。”(文/何敏) (责任编辑:柯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