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梁英 朱文娟李刚范彦萍)走好人生路,从文明行路起步,本报连日来的专题报道引起了刚刚评选出的南京西路社区“十佳杰出青年”共鸣,他们带头签名倡议引来近千名过路青年的响应,大家纷纷表示:青少年应从文明行路起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践行文明,一步步成长。
昨天下午一点半,在热闹的南京西路茂名北路口,硕大的“走好人生路,从文明行路起步”的签字倡议木板引起了过路行人的注意,在南京路逛街的女孩子拎着大大小小的袋子凑了上来,正准备到附近写字楼办事的西装革履的小伙子也走上前来,路过的中学生也围了上来……年轻人纷纷围了上来,在“走好人生路,从文明行路起步”的倡议征集板上认真地签下了自己的姓名。短短一小时内,就有近千名青年上前签名响应倡议。“我作为公务员更要以身作则,‘小中见大’,这对于自己以后的人生路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某机关单位工作的王小姐签完名字后告诉记者。“大家如果都以身作则,对于其他人也是个示范作用,自然就会形成这种良好的风气。”一位在恒隆广场工作的小姐马上补充道。
“远远地我就看到了文明行路的签名活动,我一定要通过签名以表自己的决心。”上海大学学生严越特意从马路对面绕过来,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严越说,自己以往也有过乱闯红灯的经历,但是签名后,以后每次过红绿灯,都会想起自己曾表过决心,以此就能督促自己文明行路。“很多时候我们恰恰忘记了很多细小的问题。”
“我从来不乱穿马路,不过也签个名表示一下决心吧。”一个在梅龙镇广场工作的小伙子笑着签名。“这样的活动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很有意义!希望这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经常有,时刻提醒大家。”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向记者们竖起了大拇指,他成为签名者中年纪最长的一位。而一个还在读幼儿园的小女孩和妈妈一起一笔一画地写下了签名,“我从小就要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今日讨论
成长须“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梅龙镇广场工作的张先生表示,遵守交通秩序拒绝闯红灯其实是一种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我们都受过高等教育,也自认素质较高”,他认为,很多时候,闯红灯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导致一些小事上可能忽略文明,“我们应该将这种文明素质内化到心里,不仅在大事上体现出我们青年人的文明素质,也在小事上有所体现”。套用一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做义工可加深认识有利成长
读者蔡先生则有过做志愿者的经历。他认为这样更能促进行人改变陋习,是比处罚更为有效的方法。蔡先生曾经在一个路口闯了红灯,当场被交警拦了下来。交警递过来一面小旗子,让他在路口劝阻行人。然而他站在路口直到2个小时后,才成功说服了一位闯红灯的行人。通过这次事件后,蔡先生称自己变得十分“规矩”了,除了自己坚决不闯红灯外,还言传身教督促自己的亲朋好友注意文明。
参与签名的市民和读者也建议,希望采用义工的方式推进文明。
在两三年内不定期集中整治
这两天来上海旅游的王先生则表示,“通过教育培养市民的文明行为是一种长效机制,但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效果”,他觉得,应该在最近两三年内不定期地进行集中整治,让市民心中有所顾忌,从而培养良好的习惯。“应该让每个市民都参加一次公益行为,并且增加公益广告,”市民王小姐说。
读者陈先生认为,交通文明应当作为个人诚信档案的一部分,和金融信用档案一样,成为单独的文明档案。这样可以追踪个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列入信用考核。
(记者李刚黄梁英朱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