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报道,到医院看病,医生开出的病历字迹潦草,好比天书,病人压根儿一个字也看不懂。患者陈英决定要求医生尊重病人,写出让人看得懂的字。但是医院根本不把病人的要求放在眼里。因此,陈英一纸诉状将医院告上鼓楼法院,要求医院重写病历。
恶搞《无极》的网络短片《馒头血案》中,有一个经典的意象叫做“圆环套圆环”,短片作者胡戈以此暗讽《无极》是在忽悠观众。我觉得“圆环套圆环”用在医生写的天书病历和处方上也十分贴切。医疗是个面对公众的专业领域,医生除了诊断病情外,还有责任对病情作出解读,以满足病人的知情权。病历和处方上画着天书一样的圈圈线线,纵然是神探也难免头疼。
病历为何写成天书?我觉得这无关审美。有病人甚至认为,“天书病历”似乎是老医生的资格证。这里的“老”不是指年龄,而是象征医术的精良。
你甭不承认,在医生面前,我们往往是诚惶诚恐,不自觉地把龙飞凤舞的“天书病历”看成了医学圣经。如果一位医生写出一份工整的病历,我们不免对其生出轻视之心,觉得他还有点“嫩”。当然,病人并非天生“奴像”,回家后全家人揣测天书一半崇拜一半愤怒:你再好书法也得让我看懂啊!事实上,在本报Q聊热线上的百人在线调查结果也显示,100%的人反对天书病历!
我特地咨询了一位医生朋友,得知天书病历是有些奥妙的。它居然承担了医院内部的“保密”功能。其目的是让你在A医院开了处方,不会到B医院或药店去买药。这在医院内部叫做防止“跑方”。“方”跑多了,医院的利益就要受损。因此,一些医院规定医生在开处方时要用特别的符号代替药品名。
玄机解开,原来秘密还是落在一个药价上!看来,靠医生是很难解决这个事了。可问题是,医院保证利益能不能以损害公众的知情权为代价,更何况,这个利益保护的不是正大光明。
现在,终于有一个患者勇敢地站出来说“不”!患者陈英将天书病历告上法庭,从保障知情权的角度来看,无疑具有样本意义。公众也将十分关注此案的输赢。
陈英是否会赢得官司,我不敢说。但一个我们不曾注意到的细节是,今年3月1日起江苏省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文字法》的第十三条第四款中明确规定,病历、处方、体检报告等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这就意味着,从今年的3月1日起,炮制天书病历、处方的医生将面临涉嫌违法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