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新(右)
28日下午,中国电影导演学会会长黄建新回到了家乡西安,他说他是“为响应吴天明导演的号召”,来当好“香港导演驻西安办事处处长”,早早为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挂牌仪式打前站。 当日下午,记者在酒店里遇到忙着搞“接待任务”的黄建新,一听说是晚报记者,黄建新就乐了:“我当年可是咱西安日报社的实习生啊。”
52岁的黄导一身休闲装扮,看看四周熟人尚未出现,就和记者聊了起来。从最初正襟危坐一副应对媒体的状态,到后来的越说越兴奋,黄导直接说起一口浓重的陕西乡音:“哎,我当年跟你们一样,都是记者。70年代的时候我到了西安日报社做文字记者,跟苏夏荣等记者都很熟悉。当时,我还没从西北大学毕业呢,在报社算是实习,实习了3个多月以后,我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做这行的天分,后来就到了西影厂。”
谈到当下“大片”成风的电影现象,黄导说:“这是因为媒体和大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所谓的大片上了。每年有很多小成本的文艺片,可因为媒体关注的少,大家就以为中国一年就只生产那几部电影了。其实仅从利润这一项来说,别光看那些大制作、大投入的票房很高,其实,最多只能回收投资的一倍,而许多小成本的文艺片的收益甚至远远超出了这个比例,例如投资四百万,回收四千万,你说哪个更划算?其实在美国,一年要上映数百部小成本的电影,真正主流电影市场反而是由小成本的电影支撑的。”
接下来,黄导开始猛夸西安人,“陕军人数在影视圈内的比例可是不小,就拿我最近监制的影片《墨子攻略》来说,400多人的工作组,西安人就占了几十个。我觉得这跟西安人认真、执著、不计较得失的工作态度有很大关系,搞艺术创作就需要这股拼命劲,西安人还幽默、爽快,这样的性格全人类都喜欢。就看吴导吧,到了外国都让老外欣赏。”黄导接着以自己为例:“我也是个香饽饽,人缘特好,圈里人都喜欢我。我就是‘香港导演驻京办事处’的处长,一会儿徐克、张同祖、吴思远他们就来了,我还得充当‘驻西安办事处’处长,搞好接待工作。”记者职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