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4月30日讯(记者光明实习生贾群)昨天上午,有关人员继续对赤潮进行跟踪监视和实施海洋水质环境监测。监测发现与前天相比,藻类密度减小,赤潮面积缩小,海口近岸赤潮趋向消亡。
藻类密度大为降低
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在海口市近岸海域镇海至南港轮渡码头有赤潮带,尤以南港轮渡码头附近海域藻类最为集中,海水明显呈现棕黄色,未闻到腥臭气味,未见海洋生物异常死亡现象。 监测表明,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基本为二类海水水质,极小局部为三类海水水质。赤潮面积与28日相比大为缩小,仅由镇海至南港轮渡码头零星分布。藻类密度大为降低,假日海滩至镇海近岸海域的藻类密度已低于其赤潮基准密度,海口近岸赤潮趋向消亡。
消亡阶段危害最大
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赤潮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危害主要集中于消亡阶段。大量赤潮生物死后,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生物的正常群落组织和生长,或产生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也会杀死海洋生物,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威胁。专家建议海洋主管部门继续监视赤潮的发展动态,关注赤潮生物死后分解溶解氧情况,及时报告有关变化情况,及时转移附近海域渔排,停止抽取赤潮发生区海水用于养殖等,把赤潮可能造成的灾害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来源:海口晚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