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货物快要运抵上海时,沈莱舟从海关的一个朋友处获得一个重要信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政府从1934年1月1日起将要大幅度增加进口货物的关税,其中包括人造丝,在原先征收33%关税的基础上,增加到100%。 也就是说原先进口100元的人造丝需交付33元的税,而现在要交付100元的税。这样,如果船耽误了行期,过了12月31日,沈莱舟的这船货要多付上百万元的税!
这件事虽然这么说,但许多人都不相信,不相信国民政府会有胆子在外国人头上动刀子。沈莱舟的一些朋友还跟他赌了一桌杏花楼的酒水。但是后来获悉,湖州的蚕丝商通过大同乡国民党的大佬张静江不断向蒋介石及国民政府施压,增加关税的事千真万确地已经定了下来!
沈莱舟忧心如焚,一天要打好几个电报与船东联系,但货船在大洋中航行一点也急不得,船抵达吴淞口居然脱期1天,已经是12月31日。
沈莱舟再也坐不住了,他匆匆赶到吴淞海关,先办妥了一切手续,就能货到报关,然后便坐在吴淞口畔,顶着凛冽的大风,望眼欲穿……
同去的伙计来报,说是船泊在吴淞口锚地,开不进来,原因是吴淞口码头的泊位已经全部挤满了船。沈莱舟急得双脚跳,一点办法也没有……
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沈莱舟几乎完全失望的时候,伙计又传来消息,说是船已经起锚开航,码头也挤出了一个泊位,就连海关的人也留在办公室里加班,等着这船货前来报关。
沈莱舟大吃一惊,他知道自己虽然在船东、码头、海关等方面都有些朋友,这二天也上下打点花费不少,但决还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事后他才晓得:原来这艘船上还搭载了一批西药,是国民政府某高官的小姨子进口的货物。12月31日进不了关,损失比沈莱舟还要大!沈莱舟正是烧了高香搭准了船。
夕阳西垂,晚霞似金。货船披着金色的晚霞徐徐进港,靠上了码头。货物顺利报关,沈莱舟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站在码头,望着辉映在江面上耀眼夺目的霞光,流金异彩分明都是一块块光彩夺目的黄金!税率大涨,进口人造丝价格自然涨得更猛。由于货源短缺,一时依然畅销。沈莱舟以新税率后的新价格批给各地客户,着实大赚了一笔!这是沈莱舟一生中掘得的第一桶金。据沈辑丞回忆:父亲每提到这件事,便兴致勃勃,非常高兴。说:我不仅捞得了一桶金子,还赚了一桌酒水……
但人造丝不能经久耐用,注定是没有什么大的前途,沈莱舟依然对绒线情有独钟。现在资金问题解决了,他决心将恒源祥迁到兴圣街去。经过多次考察,他用了好几根金条,顶下了兴圣街与法大马路(即金陵东路)交汇口的139号至141号整个一幢二开间门面的3层楼的建筑物,准备择吉日将恒源祥搬迁到这里。恒源祥开在这里,等于扼住了兴圣街的咽喉。
法大马路,曾经还叫过公馆马路,是上海开埠初叶法租界最主要的一条马路。它在上海所有的大马路中是一个另类:即沿街的楼不高,大都为三四层,但临近街面都有一个骑楼,可以给行人遮风避雨。沈莱舟顶下139号-141号,边上137号是泰隆绒线店;后来事业做大了,沈莱舟又顶下了143号。几年后干脆将房子的产权都买了下来,将家也从老城厢万竹街观津里搬到了法大马路。说来也是,从139号至143号,坐南朝北。以后沈莱舟事业发达了,陆续开出的恒源祥分号,几乎都是坐南朝北。据在恒源祥干了一辈子的老职工刘仰候回忆:沈先生有一个想法,就是顾客买绒线织毛衣大多是为了遮风御寒,店面朝南,阳光灿烂,不适合做绒线生意,店门朝北,生意才会兴旺……说来也怪,恒源祥唯一店面朝南的分号开在霞飞路(即淮海中路),我也在这个分号里干过。但生意一直不好,而且玻璃橱窗敲碎过一次,半夜里小偷也光临过,偷去不少绒线,最后只好关门大吉……
沈莱舟的这些话是否有道理?我们姑妄听之,录以备考吧!
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1935年初,“恒源祥公记号绒线店”的招牌挂在了法大马路装饰一新的店堂门口,职员总数为39人。这个职工的总数与60年后刘瑞旗来到恒源祥当经理的人数一模一样!或许这也是冥冥之中的一个巧合吧!恒源祥公记号门售与批发并重,门市、栈务样样具备。高升震天,鞭炮不断,兴圣街各家绒线字号的老板几乎人人手执喜帖红包登门贺喜。沈莱舟身着崭新的长衫,气宇轩昂,笑迎宾客。但是在这“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寒暄声中,在这弥漫的鞭炮硝烟的气息里,几乎人人都感觉到了,新一轮剧烈的竞争又将开始。(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