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为其博得了世界性的声望,但同时也不断地招致批评与诟病一样,张艺谋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一事,虽然撩开面纱都已十多天了,却至今还照旧是众说纷纭。
综合导演功力、大型活动执导经验、国际知名度、老百姓认同度等各方面因素,张艺谋都是不二人选,虽然这个结果意料之中地招致了网民的一些不满之声,但真要一二三四五地列上几个人名候选,张艺谋胜出的几率仍会大于其他人。 没有办法,担任摄影拍《黄土地》那会儿他还是另类,现在已经完全是不折不扣的主流了。从申奥宣传片、会徽宣传片到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中国8分钟”,北京奥运和张艺谋就一直互为“量身定做”,换言之,看2008北京奥运,就是看张艺谋如何集毕生功力拿出比《英雄》里之“大风……”更具声威的势头来。
作为全球瞩目的奥运大舞台开、闭幕式总导演,责任够重,压力够大,套用张艺谋自己的话也是“奥运会是责任不是压力”。见惯了大场面(包括制造了不少大场面)的张艺谋,此时完全有资历有信心放言谈责任,淡然看压力——责任包涵着“责成”和“信任”等多层意思,把责任揽在肩上,意味着从事这项活动是为了使命达成,在这个前提下,再上层楼和原地踏步的主动权就握在自己手中了。淡看压力不是意味着没有压力,能轻松地玩着就把全世界观众“忽悠”过去,再大的“大师”都没这个把握。在完成《满城尽带黄金甲》后,张艺谋将暂时息影,全身心投入到奥运会导演工作中去。从2004年开始为奥运会开、闭幕式征集创意,到2008年“大戏”开演,四年时间,张艺谋能否超越自我,把武术、旗袍、京剧、民族乐器等“中国符号”调制得令世人瞠目结舌?
2004年雅典奥运闭幕式,张艺谋有过8分钟证实自己导演功力的机会,只是那次表演让不懂中国情调的老外“大开眼界”,却让很多中国网民舌绽莲花将张艺谋评头论足一番。如今网民又旧话重提,说张艺谋民族与民俗分不清。也有力挺张艺谋的,说得最到位的是,在当前环境下选择张艺谋是最稳妥的。李安和陈凯歌都提交了奥运开、闭幕式方案,这两位的成就和张艺谋不相上下,创意也未必会比张艺谋的差,但在把握中国国情和外界对中国的认识上,张艺谋或许比这两位要熟悉得多。
北京奥运要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要显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风采,要体现中国的开放和包容性,这比单纯作一台突出创意的演出显然要困难得多。而征服观众是需要想像力的,一些应用高科技手段完成的节目因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世界通用,但奥运会开、闭幕式毕竟不是一般的晚会,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张艺谋从集体智慧中寻找灵感,在考虑国外观众的同时,也适当照顾一下国内观众,让世界了解中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在家门口举办的大型演出,先让自己国家的人民看明白看痛快了再说。
在导演组文化艺术顾问名单中,还出现了包括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内的国外艺术家、专家,他们将参与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工作。斯皮尔伯格的出现一方面让人大吃一惊,一方面也令人对开、闭幕式增加了不少期望。只是,这种期望能有多少转换为实际效果,还有待证实。
不管怎么说,用一台晚会展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蕴,都是一个让人颇费思量的难题。只是苦了张艺谋,他正在以独孤求败的姿态,完成着一个几乎不可能皆大欢喜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