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聊斋俚曲团的佳丽们在柳泉旁切磋技艺
闫盛霆 摄
被誉为我国明清俗曲活化石的聊斋俚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聊斋俚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五一”期间,几近失传的聊斋俚曲在山东淄川聊斋城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盛唱于300年以前的聊斋俚曲流传在山东淄博淄川区一带,自清代至今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每逢正月十五“扮玩”,蒲家庄一带的村民便将俚曲的片段作为“扮玩”的唱词,有的还装扮成俚曲中的大怪、二怪、王银匠、仙姑彩鸾、狐精施舜华等,到城区、乡镇演出。蒲松龄以《耍孩儿》、《呀呀油》、《玉娥郎》、《哭皇天》等常用曲牌写成的俚曲,在田间路途、街头巷尾,更是老少尽晓,随处可闻。当年蒲松龄先生据此挖掘创作出聊斋俚曲,成为与《聊斋志异》相提并论的另一重大文化贡献。
近年来,蒲家庄建起了古色古香的聊斋俚曲茶座,成立了聊斋俚曲剧团,蒲松龄第十二世孙蒲先明还自费出版了《聊斋俚曲集》。文艺工作者陈玉琛也出版了《聊斋俚曲》专著。聊斋城自2002年开始,每年在“十一”期间举行聊斋俚曲大奖赛。以聊斋俚曲为题材拍摄的电视专题片也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蒲氏后人还应邀到中央电视台现场录制俚曲,就连日本、韩国的朋友也慕名前来学唱。
据蒲松龄第十二代孙蒲长春介绍,在蒲家庄聊斋故事大人小孩能开口就讲,可这《聊斋俚曲》村里年轻人会唱的就不多了。为此,村里倡导并组织广大村民利用业余时间学唱。如今,你如果走进蒲家庄,在村内的大槐树下,会遇到农家大嫂吟唱的那种代代相传、原汁原味的俚曲小调。在村里的俚曲茶座,能听到剧团改编后的演唱。澳大利亚的奥斯姆先生虽然听不懂汉语,但优美的旋律仍使他痴迷其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