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主持人:中华门,是明代留存下来的著名的古都南京十三门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原先的城门今人已无法准确再现,实属一大憾事。南京市人大代表、民盟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副主委张吉华向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件“建议在中华门瓮城城门楼上重建镝楼”的议案,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市委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报记者日前对其进行了专访。
张吉华:中华门原先的镝楼已经毁掉,无法再现原先的建筑风貌,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在瓮城城门楼上重建镝楼,按明代城楼仿古复建,其型制作可参考西安、北京的明代城楼设计,最好能找出南京明代特色的城楼资料,请古建筑家设计。中华门东侧的东长干巷已修复,辟为河滨公园,能否再将西长干巷和东长干巷一样,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古城墙。这样,人们从雨花台进城就可看见一座完整的明南京城,让她清楚地展观在人们的眼前。
对话
主持人:中华门瓮城城门重建镝楼,有没有依据?
张吉华:目前,中华门城楼维护得不错,但也有缺憾。因为在历史上的中华门城楼是有镝楼的。由于战争原因毁坏了,使得整体风貌受到破坏,就像一个人光有一个强壮的身躯,少了关键的部位——头,所以看起来比例不对,总有缺憾。
主持人:您特别注重有关城市建设的话题,是什么原因?
张吉华:我所在的民盟江苏省委有很多盟员都是做建筑、考古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可能和他们平时的交流特别多,自然关注的就比较多。去年我还提过另一件建议,建议专家设计一座“龙蟠虎踞”的雕塑。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标志。据说“龙蟠虎踞”的典故出自诸葛亮之口。“龙蟠虎踞”代表的是南京人的“龙虎”精神。我建议将雕塑置放在新火车站广场或南京国际机场,以及大型活动场所,更好地体现南京人的精神。
主持人:这两件议案具体实施起来好像都有难度,您有没有灰心?
张吉华:没有。我认为越是好事就难做。但我相信真正做起来还是可以做的。南京市民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形象,反映南京人的精神。
主持人:当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协调和兼顾?
张吉华:南京的城市要发展,并不是不可建高楼,而是尽量不要在城南或原先的古迹上新建,完全可以往河西、江宁等新城区发展。城南应该尽量维持原貌,即使新建,也可以在规划上做到合理安排。
答复
秦淮区政府:早在1998年,秦淮区委、区政府为再现古城风韵,考虑在城门楼上复建镝楼。当时,拟定两套方案:其一,按明代建筑,原样恢复镝楼,这一方案得到专家认可,但相关资料无法查询;其二,按清代风格,模仿北京的相关建筑,修建闸楼。这一方案被国家文物管理总局否定。区委、区政府现已将中华门闸楼复建项目列入全区66个重点项目中,并明确由3位区领导负责。经过半年来的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已同意支持该项目复建,目前正在制定项目设计和上报方案,争取上报国家文物局后立项。关于西干长巷的改造及修复古城墙的建议,须由规划、文物部门统一规划,专家认可,方可实施。
南京市建委: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文物法》,保护、维修、恢复的内容、方案也必须按程序由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实施。为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更科学、有效地做好明城墙风光带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我市制定了三年工作计划。人大代表张吉华所提的项目,也在计划之中。
南京市文化局:关于复建镝楼的建议,我们认为,现存城墙的价值主要在于墙体,该部分目前保存良好。对于南京城门楼,现都已毁坏,根据《文物法》第22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另外,文物的修复要有依据可考。而恢复明代城楼,又无据可考。鉴于各方面人士纷纷呼吁重建城门楼,我们将以科学和慎重的态度继续多做工作,争取在这方面能取得良好的进展和成果。西干长巷段城墙中山南路以西已修复完成,中华门与中山南路之间的城墙过去已被拆除。该段城墙恢复工程已纳入今年市政府老城环境整治工程中的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并由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具体实施拆迁及恢复工程。目前,我局接受委托正在组织制定该段城墙修复方案。由于南京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案制定后,将按法定程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