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延续了近十年的高科技竞争。
地点:中国黄河流域棉区。
对垒双方:中国与外国“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科技工作者。
时间:1997年至今。
请看这些激动人心的数据:2002年中国抗虫棉占领国内市场份额35%,2003年上升到50%左右2004年攀升到60%以上,2005年已经占据70%的份额;抗虫棉的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暴发危害,农药用量减少60%—80%,每年节约化学农药用量2000万—3000万公斤,农药中毒事件降低了70%—80%;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每亩还可增产皮棉7公斤,增收节支约120元。
回顾这场艰苦的科技鏖战,真令人扬眉吐气!
外方只转让一般技术,并且要价9000万美元
开局对中方不利。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涉足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它们成立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全方位研究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其中孟山都公司第一个拥有Bt杀虫基因专利权,培育出Bt基因抗虫棉,并在全球范围引起轰动。
90年代中期,拥有多项转基因技术专利、具有最大棉种经营网络的跨国公司之间进行了重组,大大增强了转基因棉的产业化能力。大后方稳固之后,他们的目光穿过浩瀚的太平洋,盯上了世界产棉大国——中国。
1992年,我国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暴发棉铃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正在这时,外方代表来到中国,表示愿意帮助“绞杀”棉铃虫。他们提出,只要中国肯出9000万美元的价格,他们就可以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转让给我国,但这种转让并不包括技术的核心部分。
“也就是说,技术你可以用,专利权不能给你,而且合同一签就是30年,在这期间,中国不能进行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这样下去,将来中国的棉花安全恐怕要控制在别人的手里了。”李付广当时还是科研队伍中的一个毛头小伙,但他和其他老专家一样,认识到了受制于人的危险。
深思熟虑之后,中方科学家们最终做出了一个有胆识的决定:不管道路多么坎坷,一定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和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科研人员要用自己的成果为国争光,为中国棉花科研工作者长志气!
遭到拒绝的外方跨国公司并未就此打道回府。他们迅速调整战略,采用迂回战术,抢先占领中国主要植棉区,直接把“大本营”安在我国两大棉区的主要种棉省——河北和安徽。这两省不仅植棉面积大,而且地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控制住这两省的棉花市场,就等于把国外的转基因棉插在了我们的棉区心脏地带。
1997年,跨国公司在河北省和安徽省建立了两个在华子公司,凭借其成熟、领先的高新技术优势,短短一年时间内,他们的抗虫棉成了中国棉农的“宠儿”。1998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为380万亩,国外抗虫棉就占到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抗虫棉仅占不到5%的市场份额。
5%!这个数字又一次刺痛了研发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中棉所科研人员的心。因供不应求,国外抗虫棉种子价格一度高达80元/公斤,不仅增加了棉农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棉花价格。时不我待,我国科研人员奋发图强,加快了工作进度。(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