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制作弓箭的技术由来已久,关于制弓技术的详尽记载,最早见于《考工记·弓人》,其后有《梦溪笔谈·技艺》和《天工开物·弧矢》。“聚元号”是清末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十七家弓箭铺中惟一幸存者。它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弓箭制作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细腻的工序和精湛的技术,浓缩了中国传统弓箭发展轨迹和弓箭文化。这些技艺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杰出代表,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聚元号”作为清朝末年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里十七家弓箭辅之一,是目前已知北京惟一完整保存传统制作工艺的弓箭铺。“聚元号”是中国传统弓箭发展轨迹和相关文化的缩影,它所制作的弓箭除了作为兵器和娱乐、收藏品外,更有着任何现代技术仿制的弓弩或其他类似工具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聚元号”的历史文化价值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我们得知,中国对于弓箭的研发和使用一直拥有自己民族鲜明的特色。中国古人对弓箭的发明有“弓生于弹”的独特见解,对于弓的威力,也有着独特的赞颂。因为弓箭在狩猎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在远古先民的心目中有了某种神圣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卢晓辉在其著作《论弓箭与太阳在远古文化中的双重意义》中的分析,弓箭具有武器和性的双重意义,钱钟书先生也曾解释《楚辞》中有以“射”代指性行为的语句。这在阴山岩画中得到佐证。
从西周时期开始,弓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西周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礼制”,其中“射礼”使射箭成为集政治、道德、体育、娱乐于一身的仪礼。而且射箭一直被当作主要的教育内容来加以传授。孔子就明确提出要修习“礼乐射御书术”这六艺。弓箭的实用价值和运动方式还启迪了中国的思想家们,总结出了“有的放矢”,“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挽弓当挽强,射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辩证关系。弓箭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对中华民族的思维产生着长期影响。
弓箭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民俗含义,这在西周就已有记载。据《礼记·内则十二》:“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悦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这习惯至今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
“聚元号”具有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它承袭了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风俗习惯,如收徒、祭祖等。据“聚元号”第十代传人杨福喜介绍,弓箭行业收徒非常严格,要求必须是15岁以下人品端正的孩子,踏实肯干,愿意吃苦且淡泊名利。一个学徒从拜师到出师起码要3年以上时间。徒弟的日常花销由师傅全包,还有零花钱。
弓箭行业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轩辕黄帝某次外出,在密林之中遇到了一只老虎,情急之下,轩辕黄帝爬上了路边的大树,并在树上折断树枝、绑上藤蔓做成了最原始的弓箭,打退了老虎。由此,轩辕黄帝被奉为弓箭行业的祖师爷。每年阴历四月二十一日,是弓箭行业祭祖的日子,由弓箭大院各弓箭铺轮流坐庄承办。这一天,所有弓箭铺的手艺人都歇业,到弓箭大院的家庙参加庆典,烧香祭祝,设宴唱戏,擦净佛像,并为祖师像穿上树叶做的衣服,披上大袍。在家的妇女和儿童吃白煮肉、黄花鱼,烧香磕头。祭祖活动的花销由弓箭大院全体弓箭铺均摊。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到1952年。
“聚元号”的技艺价值
“聚元号”的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典型代表,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序和要求极高。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据杨福喜介绍,弓箭制作的精确程序和许多关键流程完全依仗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经验,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制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专用工具对二十多种天然材料进行纯手工加工,通过200多道工序,历时三四个月,才能制成一张中国传统弓箭。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仪德刚参观“聚元号”弓箭铺后曾说:“能亲眼见到制作过程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技术意义非常重大。虽然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制作工艺,但古文非常精练,如果没有实物,很难印证。而这些文献材料又是被大量使用的,如果没有见到真实的操作过程,在理解上很容易有偏差。”由此可见“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的重大工艺价值。
(作者单位:朝阳区文化馆)
图一:战国竹弓
图二:射侯图(战国铜壶局部图像)
图三:清末北京弓箭大院位于东四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大院儿分设南、北两个大门,南大门的第一家就是聚元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