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稻草和满街悠闲的移民,在奉节移民杨凯弟看来,是办企业的两大资本——原材料和生产力。正是依靠这些移民乡亲和废稻草,他的“三峡益民草绳厂”才越来越红火。
2000年8月,奉节县康乐镇的杨凯弟和另外38户217名乡亲,移民落户到垫江县周嘉镇雨山村。 起初,大多移民无事可做。2004年,在重庆、广西等地做摩配生意的杨凯弟回到周嘉镇,发现村里漫山遍野全是稻草,立即意识到商机无限:因为他在城里打工时,经常用草绳捆钢材、陶瓷和铺苗圃或作护垫。
随即,他将办企业的想法告知移民乡亲,征求意见寻求支持。乡亲胡昌胜等7户移民毫不含糊地支持他。随即,杨等人筹资8万元(杨个人投入6万),兴建起“三峡益民草绳厂”,并吸纳了25位移民进厂务工。如今,该厂有设备7台,日产草绳盘四百余个(每盘130米),年产值50万元以上。目前,杨又引进了10台设备,准备扩大规模。
政府干部评价杨凯弟创办草绳厂是“一箭双雕”:首先,把肥质不高的稻草变废为宝;其次,带动了大量的空闲移民有事可干,有钱可挣。记者朱昕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