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消防队义务灭火17年
“附近只要一发生火灾,他们就骑着三轮摩托车去灭火。”在玉溪市排山营村,只要一提起父子消防队,村民们就会滔滔不绝地给你讲述72岁的老人肖家福和他的3个儿子17年义务灭火的故事。 日前,记者赶赴排山营村,一睹了父子消防队的风采。
自家着火催生义务消防队
4月30日,记者采访肖家福时,既没在排山营村找到他,也没在火灾现场偶遇他,却在玉溪市医院见到了这位因肾绞痛住院治疗的父子消防队队长肖大爹。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成立消防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老百姓灭火。农村人房前屋后都堆着柴草,我家就因这些柴草点燃而被火烧过。如果当时村里能有一支义务消防队,就能及时扑灭被点燃的柴草,而不会蔓延到房屋。就是这个想法,导致我组建了现在的这支义务消防队。”
肖大爹回忆说,1968年,那时肖家还住在农村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里,屋门口1.5米远就堆着许多柴草。时值秋收,他与村民正在田里忙活,突然听见“着火了,着火了”的呼喊,转身一看,就见自家门前冒出了滚滚浓烟。不知道谁家的小孩玩火,引燃了自家房屋前的柴草。听见喊声,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幸好家门口就有一口井,在乡邻们的齐心帮助下,大火才没有蔓延。
“当时如果没有乡邻们来帮助,我家就完蛋了。一场火,可以把一个农村家庭烧得一无所有。对生活本就不富裕的农民而言,如果再遭受火灾,沉重的打击足以让一个家庭陷入崩溃。火烧起来就不容易灭,如果村里能有一支义务消防队及时灭火,那该多好呀!”事后,肖家福经常这样想。
自己花钱买消防设备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肖家福补过皮鞋、学过修理,1982年,他承包了北城莲池水泥纸袋厂,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手头也宽裕起来,那时,他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已经长大的儿子,“兜里有了几个钱,我就想组建一支消防队。”
“别人有钱买吃的,我爹有钱就买消防设备。”在医院陪着父亲看病的小儿子肖再林说:“有了钱不如买些吃的东西、买点儿家庭用具,灭火是国家的事,不用我们操心。开始,我也不理解父亲的行为。”
“当时我一手遮天,执意要买,看着我着急,大家谁也不敢反对。”肖家福说起当时的决定毫不后悔,还有些自豪与得意。1989年9月,肖家福毅然决定,用1万元钱购买了消防器材,还专门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和儿子组成一个义务消防队,村里或附近有火灾,就叫儿子用三轮摩托车拉着手抬机动泵去灭火。
“谁也不理解我家,花那么多钱,买些不能吃不能用的东西。我们家并不富裕,虽然说搞水泥袋挣了点钱,可我家十多口人呢。”肖再林说,要知道,1万块钱在17年前的农村,是一大笔钱啊!“家里人虽然反对,但老爹是一家之主,他拍板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可他的这个举动让家里人难以理解,好不容易挣了点钱,巴望着改善一下生活,他却出钱买了消防设备,而且附近一有火灾,还组织我们去扑火。”
肖家福的老伴、儿子虽然有埋怨,但也只能藏在心里,不能有半句怨言,因为肖家福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乡亲们的支持让人难忘
“我们理解父亲,是在一场大火后。”肖再林说,消防队组建一个多月后扑灭的一场火灾,让父亲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家里人也才开始慢慢理解起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高仓桃源发生火灾时是下午4点左右,我在房顶上看见桃源着火了,就立即叫上儿子、媳妇、姑爷,发动起早已载满消防器材的三轮摩托车直奔火场。3公里路,10多分钟就到了。”回忆起第一次扑火的情形,肖家福仿佛又回到了火场。
“我们赶到时,火已经很大了,围观的群众很多。见我们启动了手抬机动泵,就有人帮忙从就近的一条小沟里把水赶过来,阴沟水、厕所水全都用上了。消防车10多分钟后赶到时,我们已稍稍控制住了大火的嚣张气焰。由于农村巷道狭窄,水源又远,消防车只好停在离火场20多米远的地方。我们就从火场撤下来专为消防车供水。一个多小时后,大火终于扑灭了。”
玉溪市高仓镇桃源村村民告诉记者,火灾后就给消防队打了电话,由于路况不好,消防车赶到村里用了半小时。消防车到了,又因路窄进不了火灾现场,只能隔着很远的地方灭火,降低了灭火效率。
“那次火烧毁了6家近20间房子。”村民告诉记者,要是没有肖家的父子消防队,烧毁的房子还会更多。肖家父子消防队的设备虽然简单,但在那次救火中却发挥了很大作用,1米多宽的乡间小路,装满消防器材的三轮车畅通无阻;大型消防车装的几吨水几分钟就用完了,由于火灾现场没有水源,消防车就无法救火。这时,他们只能通过肖家的小型手抬机动泵到远处的水源抽水再灭火。
“我们去了,损失小一点;我们不到,损失稍微大点。”肖家福的大儿子肖再砚说,灭火后,桃源村的村民特地制作了一块“为乡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情真意切父子火场勇立战功”的匾送到了肖家;乡政府也送了一块上书“烈火见真情,邻居存友谊”的匾。村民们由衷地赞叹:“全靠父子消防队来得及时啊!”
“自那次扑火后,我们慢慢理解了父亲。”肖再林告诉记者,打这以后,肖家福父子成了周围农村的义务消防员。除了参与扑火外,还和红塔大队的消防官兵一起做起了防火宣传的带头人。
“大火我们扑灭三次,都是十多家七八家着火的那种。”肖再林回忆说,灭火后,乡亲们有的送匾,有的送筐鸡蛋,那种感觉真让人难忘。
帮人就是帮己
“我已经抱不动水枪了,退居二线,让儿子们上了。”一晃17年过去了,当年豪情万丈的肖大爹今年已经72岁,他的儿子肖再林成了父子消防队的主力。
肖家福是一个普通农民,未承包水泥纸袋厂前仅靠农业收入来维持生计,生活是拮据的。有了点钱后,肖家福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缝了一套衣服;村里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病不起,家人为他张罗后事,肖家福知道后,将自己的棺材让给了老人;看到村口的路面坏了,他主动出钱去修……村民们说:“要讲做好事,肖家福做得最多。”
17年来,村里谁家着了火,村民们在拨打119的同时,还会赶往肖家求援;17年来,面对人们的各种赞扬和冷嘲热讽,肖家福总是一笑了之,他说:“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不管好话坏话,只要群众不受灾就行。”
三轮摩托用坏3辆
“我家的人都可以灭火,男人在前面,女人配合接水带。”记者到肖家采访时,肖再林的妻子金红英以及侄儿侄女肖龙、肖凤正在擦试消防器材。“我家的三轮摩托车用坏了3辆,现在一发生火灾,在家的人几乎都可以参加灭火,也买了一辆面包车,拉人上火线。”金红英告诉记者,现在父子消防队已经扩展为一个祖孙三代的消防队,队员有10来人,包括一些小字辈都可以去灭火了。
肖家福现在的想法是把附近村子里热衷于助人的青年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培训后,加入到义务消防队来。
“在农村,发展像肖家父子这样的消防队,投资成本小,运作比较灵活,能够处置农村发生的一般性初级火灾。据统计,云南省每年60%以上的火灾、65%以上的火灾损失、80%以上的重特大火灾都发生在农村。如果农村多有肖家父子这样的消防队,许多损失可以避免。”玉溪市消防支队相关人员介绍,在肖家父子的榜样号召下,玉溪先后组织了30多支义务志愿消防队。目前,玉溪市农村火灾比例与往年同期相比已减少了20%。
简单设备扑救200起火灾
在肖家福的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扑火经历有好多起:1998年4月4日,高仓镇排山营发生火灾,20多间民房被大火包围,火势特别凶猛。肖家福带领全家人赶到火场后,立即启动手抬机动泵,组织扑火,有效地控制了火势的蔓延。
2003年4月29日零点40分,离肖家50米远的地方发生火灾,一家人顾不上白天栽秧后的劳累,立即抬出手抬机动泵及配套消防器材,从旁边的水池抽水,用水枪阻截大火。
17年里,肖家福在火场上已摸索了一些自防自救的经验。“灭土房火灾时,一要看看墙是否倾斜,楼板是否着火,有这些情况时,人不能进去;喷水时不能死喷一点,不能从上往下喷,要从下往上喷。”经历了大大小小火灾的肖家福在火场上从没有受过伤,对这点,他显得非常自豪。“生命是宝贵的,在灭火时,一是要勇敢,二是要机灵,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安全。”
据了解,17年来,肖家父子消防队就是用这些简单的消防设备成功扑救了近200起大小火灾。记者 庞继光/文 黄兴能/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