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报网讯 (王世义记者鞠红梅)组织失地农民参与建设群力新区、制定失地农民培训就业计划……昨天,道里区为在群力新区拆迁中失去土地的农民“量身”制定了五大措施,以帮助其寻找新的就业渠道。
据了解,在群力新区征地范围内,道里区有4000余农民将无地可种,其中1490余人具有劳动能力。 为让这些农民有事干,道里区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组织失地农民参与群力新区建设,通过成立运输队、建筑队、供排水工程队等形式,让农民成为群力新区建设的主力军,既能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工作问题,又能补充群力新区建设过程中人力不足问题。
———组织农民成立劳务公司。群力新区开发建成后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人员,道里区将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争取在招用物业管理人员时优先考虑失地农民,争取群力新区在设立环卫保洁、社区保安等岗位时优先安置失地农民。
———为失地农民提供免费技能培训。道里区在群力新区拟建一座就业服务中心,从现在起着手制定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计划,每年免费培训一批失地农民,及时为建成后的群力新区输送专业人员。
———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渠道,发挥朝鲜民俗村已形成的出国打工优势,引导农民到境外务工;同时利用道里区驻北京、大连等城市的就业咨询服务平台,转移一批群力拆迁区内的失地农民。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通过贷款、减免管理费等政策扶持,帮助失地农民自我发展。
据悉,昨天,道里区劳动局、农林水务局等部门已开始行动,按照能办的马上办、暂时办不到的抓紧协调尽快办的原则,让失地农民有活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