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肢残疾的人来说,一副拐杖或许能让他(她)恢复行走的能力;对于不幸身有残疾的人来说,一份工作可能保证他(她)在生活之路上终生健步行走。范福生,太原市小店区残联副理事长,就是这样一个帮助残疾人寻找生活“拐杖”的人。
眼下,就业难是普遍的社会问题,而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身为残疾人,对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那份苦楚,范福生比谁都清楚。
2003年,范福生担任了小店区残联副理事长,分管就业和培训。上任伊始,范福生首先对全区的企业排查了一遍,分析哪些企业的哪些岗位适合安置残疾人就业。他听说太航常青汽车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的老总人品好,心地善良,于是就有事没事常去企业走走。两人处得熟了,范福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小店区残联依托企业建起了小店区第一个直属福利企业,一次性安置了55名残疾人。
幸福的人生总是相似的,不幸的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他们的生理缺陷,决定了不是所有的残疾人都能纳入有一定规范要求的集中就业系统。对情况特殊的残疾人怎么帮?范福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个击破。
北格镇三贤村的陈金德一家,四口就有三个残疾人,生活异常艰难。范福生多方联系,安排陈金德的儿子陈建兵参加了焊工技术培训,最终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康蕾蕾,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漂亮姑娘,从14岁开始学习英语,取得了英语四级证书,可找份工作仍是难题。范福生在小店区街办范围内一条条街道寻找,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总算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帮助康蕾蕾办起了英语补习班。康蕾蕾终于圆了自食其力的梦……
“你卖给残联了”,妻子常常这样数落他。
从1991年被分配到区残联以来,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工作中。十几年来,无论何时,对残疾人朋友总是有求必应,自己的家倒常常忘到脑后。辛勤的努力换来了无数家庭的欢乐,“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太原市自强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一个个荣誉称号就是这份努力的见证。
本报通讯员陈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