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娟孙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提到青少年榜样,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都不会忘记这些人——雷锋、陈景润、张海迪、中国女排……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是奉献、勤奋、不屈的精神象征,激励和影响了一代代的青年人。 那么,今天谁是青少年心中的榜样?
父母成为人生第一榜样
“我最崇拜的人是我爸爸!”在桂岭小学采访时,三年级的小王骄傲地挺了挺胸,兴奋地说。小王的爸爸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源于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困难和问题只要爸爸在就能解决。小王对自己的爸爸崇拜不已:“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在外挣钱,但是从没见过爸爸说过一声苦。爸爸很辛苦,但从不让我和妈妈担心,以后我也要成为这样的男子汉。”
在采访中,很多和妈妈亲密接触的女孩子,把妈妈的形象作为了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在桂岭小学的感恩见真情活动中,记者从很多女学生的作文中看到了她们对自己妈妈的描叙:我的妈妈待人热情,又很细心,不但在工作岗位上很出色,而且也很会打扮自己,非常漂亮,我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常常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一个成功的父辈形象,常常会给孩子以正面的启迪。因此,不少小学生选择父亲或母亲作为自己的榜样。
伟人模范成主流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一提及榜样和偶像,就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雷锋。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生也会提到毛泽东、周恩来、李嘉诚、比尔·盖茨等。他们多是通过阅读有关传记或报纸知道他们的事迹,从而确立了自己的自立目标。
不少学生在提及逝去的伟人和模范时表示,自己对他们的了解并不是很多,“都是老师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们的。”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自己的榜样。
教师同学影响大
对于龙隐小学三年级的袁媛来说,班长封开政既是他的竞争对手,也是她心中的学习榜样。袁媛说,封开政的学习成绩比她好,每次考试都能考第一,在班里的光荣榜上,得到的小星星和红旗最多。晚上做作业时,有时不懂的地方,打电话给他,他总能很耐心地讲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中小学生将身边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当成自己的追赶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中山中学初三年级的张文勤心目中的榜样,也是每次考试拿第一的同学杜雷杰。她告诉记者,杜雷杰学习上有拼命三郎的精神,要记要背的东西他总是班上最先记熟的。
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也较多被青少年提及。中山中学的初三化学教师李国玲被黄雯琪等几名学生当作自己心目中的榜样。“李老师课上得好,人也负责,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班里的同学都喜欢他。”黄雯琪告诉记者。
时代偶像明星够酷够炫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朴实的榜样外,不少学生也选择了周杰伦、李宇春以及姚明等目前经常活跃在在各种媒体上的偶像明星。他们在崇拜这些时代偶像时,并不乏理智的一面。
“李宇春,够酷!够帅!颠覆传统!”在市职教中心外,一名打扮颇为中性的女学生说,她喜欢李宇春是因为李宇春打破了以往的性别审美观念,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与之相近的是,不少中学生也十分喜欢周杰伦,表示出对周杰伦突出音乐能力的欣赏。此外,姚明、刘翔作为体育界的代表,令人扬眉吐气的拼搏风范也博得了不少学生的青睐,立志也要做这样的优秀的人。
问题一:青少年榜样缺失
“我没有榜样。”“没有人能做我的榜样。”“不知道。”采访中,当问到“你心中的榜样是谁?”时,在记者询问的40多名青少年中,有7名在略微思索后这样回答。
而对于“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你心目中的榜样?”的提问,受访青少年的回答却比较明确,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类人: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各行各业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者、普通人中默默为他人奉献的人、有特殊专长能做别人难以做到的事的人。
“这是一个偶像泛滥,榜样缺失的时代。”广西师大大一学生小夏说,之所以这样认为,小夏说,他身边的同学大多都有喜欢的明星偶像,对偶像如数家珍,但能说出的榜样只停留在书本和过去,他们并未能真正感召和影响今天的我们。
中学教师莫艳丽认为,一个时代不可缺少的是榜样,榜样并不等同于英雄人物,它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件事,只要它能够以积极高尚的个体行为鼓舞人、激励人。青少年榜样的缺失,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问题二:榜样离青少年太遥远
最近全市范围内对15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桂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在对700多名小学生的调查中,选择雷锋和毛泽东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榜样或偶像的分别占73%和56.5%,而选择周杰伦和李宇春的占55.75%,选择姚明和比尔·盖茨的分别占25.95%和37.45%。
数据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据共青团永福县委员会的调查分析认为,现在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主要局限于现行课本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教育则是基本空白。以本次调查为例,在此次调查中,让中学生列举爱国英雄,学生都只能举出岳飞、林则徐、黄继光、毛泽东、董存瑞、周恩来等几位。这个结果反映出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的爱国英雄主要还是来自于课本,而像王伟、许杏虎、朱颖这样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爱国英雄却是无人提及,这体现了当今学校思想教育的局限性。而多数小学生则把雷锋和毛泽东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偶像,也反映出上述问题。
不过也有学生表示,雷锋确实离我们很远,但是他乐于助人的精神却永不过时,我们如果向他学习,就能向前迈进一大步。
团市委:选树青少年身边的榜样
团市委宣教部负责人认为,青少年心理尚不成熟,对一些道德概念缺乏具体、形象的感受,但他们有上进心,模仿意识特别强,生动、具体、典型的形象能激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波澜,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效而仿之,因而帮助青少年树立各方面学习的好榜样,开展榜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榜样教育相对单一化,往往将榜样树立成“高大全”式的人物,拉大了榜样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当今时代,青少年榜样教育应强调榜样选择与认同的多元,力图缩小个人与偶像之间的心理距离,拓展榜样教育的新空间。
我市各级团组织注意选择青少年身边品学兼优的典型,对他们进行榜样教育,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贴近可学。每年团组织都会在青少年在大力开展“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优秀)青年卫士”、“五四表彰”、“少先队六一表彰”等一系列评比表彰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等优秀青少年事迹报告会,多方位、多层次树立青少年工作、学习、道德等各方面的榜样,让广大青少年在身边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