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大方县召开2006首届中国大方奢香文化节,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奢香文化座谈会,对奢香文化的定位、内涵及奢香精神的现实意义及大方旅游的发展等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贵州宣慰使霭翠病逝,奢香夫人毅然代夫从政,奢香袭职摄政后,正值明王朝揭开消灭故元梁王政权之时,奢香审时度势,以统一西南的大业为重,积极支持明军入滇,促进了明王朝完成统一西南的版图。 朱元璋曾赞到:“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洪武十七年,不顾贵州都督马晔的百般迫害,奢香忍辱负重,揭穿其阴谋,最终战胜马晔。奢香夫人顾全大局、带领水西各族人民修通龙场九驿,为维护水西地区乃至西南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专家们一致称颂奢香夫人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政治家。龙场九驿的开通,改变了水西地区的闭塞状况,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在经济文化上有了交流,奢香夫人引进先进的耕织技术,迎聘汉儒到贵州办宣慰司学,还将独子送到京师太学学习先进的汉文化,这些举措,促进了水西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奢香文化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奢香文化的内涵是开放的精神。专家们认为,奢香文化是彝族、苗族等地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它包括了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及红军文化等。奢香文化不仅传承了古老渊深的华夏文明,同时,还积淀了黔西北地区多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一枝独秀的乌蒙奇葩。奢香文化不仅是地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它还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大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多年来,大方旅游市场一直不很顺畅,究其原因,是没有深挖大方旅游文化的内涵。品种繁多、花色丰富的国家级森林百里杜鹃、神秘的油杉河原始自然风光、国家风景名胜九洞天等大自然馈赠的“珍宝”,构成了大方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也就是说,大方具备了发展旅游的“硬件”。不仅如此,在大方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井塔文化、饮食文化、红军文化等兴盛不衰,而让人备感骄傲和自豪的是,大方孕育了我国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奢香夫人。作为一位“百世垂功绩,千秋思楷模”的巾帼英雄,奢香夫人书写了贵州历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有了好山好水、奇花异石,还要注入一定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要赋予它思想和灵魂,赋予它生命和灵气,才能让人流连忘返。清代袁牧咏《西湖》: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两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岳飞和于谦都是被冤死的忠臣,先后葬于西湖,由于葬有这两位伟人,西湖也就为世人所重。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地方的名人以及所拥有的名胜古迹,往往能使江山生色,家乡添彩。此次首届中国大方奢香文化节,大打奢香文化品牌,使大方旅游注入文化的内涵,重塑旅游形象,这为大方旅游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背景资料
奢香,彝名舍兹,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系(四川蔺州)宣抚使、彝族恒部扯勒君长奢氏之女。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奢香十四岁,嫁与贵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君长、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霭翠病逝,奢香毅然代袭贵州省宣慰使职。奢香墓位于大方县城北云龙山下,墓址原是彝族先哲建立罗甸王国城堡所在地,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墓葬几度毁兴。1988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为石围土封,圆形,墓高4.5米,直径6米,圆转帐18.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九盘围石安砌。墓裙有龙虎高浮雕石9块,饰以彝族图案花纹。墓碑高3.6米,宽1.45米,雕刻以“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14字;背面刻《奢香夫人赞》五言长诗,共248字。奢香博物馆位于奢香陵园内的东南角,坐东向西,占地1600平方米。于1994年4月16日竣工落成,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物命名的博物馆。该馆是一座具有彝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仿古建筑。馆内有6个陈列室,收藏了大量的彝文古籍,彝族社会传统文化、艺术等物品,尤其是彝文古籍和金石文物,集中反映了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作者:汪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