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突出齐白石怎样惨淡经营自家粉本为特色的《自家造稿——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这是该馆自去年开馆以来推出的第二个齐白石系列特展。这个展览陈列了北京画院所藏齐白石人物画作品共56幅,是齐白石衰年变法和艺术盛期的人物画精品,代表着齐白石成熟的人物画风貌;展览还整理陈列出64件画稿,这是齐白石晚年留存在自己身边的人物画稿本,为难得一见的枕中之秘。 这个展览以凸现齐白石怎样“造稿”的创作历程为亮点,将作品和稿本并置陈列,并以其人物画的演变历程为线索,辅以其他馆藏作品的图片和文献,以此揭示齐白石那些“一挥而就”洒脱写意的人物形象创造,所掩藏的良苦用心。
齐白石的人物画之名,远早于他的花鸟画和山水画之名。据《自传》说,他的第一张人物画,是8岁时在门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画现实人物,是读村馆时用写字纸画“星斗塘常见的一位钓鱼老头”。齐白石16岁拜同乡周之美学雕花木工,曾从绣像小说插图中勾摹历史故事。20岁时,借得《芥子园画谱》摹习,画谱成了他在雕花上出新、为乡亲画古装人物的依据。除了应用《芥子园画谱》,他还从戏剧人物、现实人物找些参照,尤善描写仕女,当时有“齐美人”之誉。26岁时,齐白石从萧芗陔、文少可学习民间肖像画。27岁时,又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从此,他“弃斧斤”成为职业画手。齐白石为人画像既能对人写真,也能用照片放大,兼传统和“擦炭”两种画法。从27岁到40岁,他一直作为肖像画师活跃于湘潭和长沙一带。这个时期,他除了画肖像,还画仕女、儿童、历史人物和佛道人物等,受黄慎、改琦、费丹旭以及钱慧安等人画风的影响,有工细一路,也有兼工带写一路,技艺熟练,然个性不甚鲜明。
1899年,齐白石投师王湘绮门下,广结文人,“五出五归”,思想上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刻意追求文人化,在绘画创作上也努力追求文人化的笔墨意趣。定居北京后,形成了他的衰年变法:工细人物减少,粗笔大写意一跃而为基本格式,一些作品源自切身的生活体验,以诗画结合的方式直率地表达对社会人世的看法。从70岁到90岁,是齐白石艺术的盛期,个性风格完全形成,题材、体裁、形式风格也相对稳定。盛期时代的齐白石人物画,将八大山人、石涛和金农的画风融为一体,用笔减省而富有意趣,形象简括而不草率。特别是一些自写性质的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钟馗、罗汉、佛像等,表达了画家的慈爱之心、不平之气、幽默智慧和鞭挞丑恶的精神倾向,形成了稚拙而纯朴、凝练而平和的个人风貌。
《老当益壮》
《老当益壮》可谓白石老人晚年的自况图,是充满童稚之趣的自画像。那鹤发童颜的神态、那直臂撑竿的身板、那充满自信的气度,都是白石晚年精神状态的直呈。更为精彩的是展览同时陈列了一帧《老当益壮》图稿和三幅变体作品,让人们亲炙了画家怎样从草图到作品完成,又怎样从不同的变体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的创作过程。图稿中老人的右手似乎短了些,于是画家在图稿上写下:“此手此袖宜推出二寸。”从此稿画出的第一幅当是有“八十六岁自留自本丙戌元旦”时间落款的那一幅,此作最接近草稿;第二幅变体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应为自署“白石山翁”那幅小画;而第三幅变体则为画中长者穿上了长袍,不仅形象更加简洁而且突出了线条浓淡枯湿的变化。白石自己似乎对此幅也颇为得意,于是用篆书落上“老当益壮”,用草书落下“寄萍堂上老人齐璜”,还特别强调“三复依样一挥而成”。
老当益壮图63.5×44厘米(作品45)
老当益壮图33×25厘米(作品37)
执杖老人33×25厘米约1937年,约77岁
▼老当益壮图101.5×41.5厘米(作品38)
《铁拐李》
解析
丁卯年(1927)对齐白石画人物画也许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正月,他即得“铁拐李”一图,并题“丁卯正月廿又四日为街邻作画造稿。其稿甚工雅,随手取包书纸勾存之。”这幅用包书纸勾存的作品,似乎已不是草稿而是正稿了。同年11月30日,齐白石一天连画了四帧铁拐李图稿,从捧葫端坐的铁拐李,到前倾回望的形象,再至携杖行走的动态,齐白石在这一天之中,将在厂肆(即琉璃厂)画窗观察到的人物形象殚精竭虑地转化为传说中铁拐李的形象,体现了画家对平民百姓的人文关怀和将神话人物世俗化的艺术创造性。特别是第三稿倾身回眸的姿态与神情颇费思量,画了修,再画再修,“用心颇苦”。这几幅图稿日后均被画成正稿,如“稿第二”,完成的记录是“甲申中秋前三日”的铁拐李,现藏于中国美术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幅铁拐李作品中,他曾题跋:“尽了力子烧炼,方成一粒丹砂。尘世凡夫眼界,看为饿殍身家。白石山翁意造并题新句。此画此诗一日制四幅,此幅第四也。”白石这么爱画铁拐李的形象,多有感于世事艰辛,既有寄托也有挞伐,体现了他绘画艺术的平民视角。
铁拐李图
100×45厘米(作品23)
为厂肆画窗人物之二(图稿5)69×46厘米
为厂肆画窗人物之四(图稿3)69×42厘米
铁拐李图 92×51.5厘米(作品12)
《钟馗搔背图》
解析
感慨于战乱和官僚政治的齐白石,常画搔背图一吐为快。在《钟馗搔背图》作品中,画家描绘了小鬼为钟馗搔背,但总是搔不到痒处的尴尬,并题曰“不在下偏搔下,不在上偏搔上,汝在皮毛外,焉能知我痛痒?”。为别人搔痒总难搔到痒处,这样的矛盾尴尬岂不是到处都有的人世体验?难得一见的是,展览还并置陈列了《钟馗搔背图》的画稿,上有多处勾描修改的痕迹,并记有一些修改意见,如“小鬼宜离开一寸许”、“此手扶肩不可少”、“此稿衣褶宜另造,或将鬼移于自搔背之稿上亦可,自搔稿之衣褶甚好”,此外,还有对题诗的勾抹涂改等等。揭示了齐白石老人写意洒脱的背后,不只借鉴于前人,也得之于生活观察和独具个性的想象,得之于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的艰苦用心和惨淡经营。
钟馗(图稿)47×31厘米
钟馗搔背图
89×47厘米
1926,6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