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国家发改委4月27日发布的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今年劳动力供给压力空前加大”。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多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高校毕业生离校和初高中毕业生就业缺乏政策支持,将导致今年二、三季度就业形势趋向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首当其冲
发改委分析认为,今年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首当高校毕业生,原因是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预计今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总量矛盾进一步加大。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使得走向基层受到青睐。大学生西部计划项目办传来消息说,截至4月27日,2006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人数已经突破4万人,达到40808人,比全国计划指标的1万人高出3倍。大学生西部计划最后报名截止日是4月30日。
类似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基层就业相对报名火爆,与东部发达地区就业形势的严峻和西部省份提供的就业岗位日趋增多有很大关系。
国家发改委27日发布的报告说,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薪酬和福利预期趋于下降。中西部地区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有小幅增长,东部地区受人口控制等因素影响,需求增长放缓。
教育部学生司有关负责人透露,预计今年将有15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和就业,占今年413万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6%。这包括大学生西部计划,以及即将实施的“农村教育硕士”、“农村教师特设岗位”等50个项目。但可能并不包括各省份自己制定的类似大学毕业后担任“村官”的计划项目。
实际上,大学生西部计划和其它进入基层的工作都不是这些毕业生的最终就业,仅仅是临时的类似见习的制度。比如其并不包括户口等关系的迁移,工资待遇和劳保的完全实施等。
大学生的就业重点在基层
该种基层就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研究青年就业的专家张丽宾博士指出,大学生并不存在真正的就业压力,主要是大学毕业生对于就业起薪等预期期望值过高。大学生西部计划有利于大学生走向基层,此不仅能填补西部地区人才的空缺,也有利于锻炼毕业生。
这种延缓最终就业的方式,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大学毕业生的最终真正就业。团中央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宣传处处长皮钧对记者说,目前西部计划共实施的4万多大学生最后约有1/3留在当地工作,这些大学生来源是农村和城市各一半。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也成为今年新的政策走向。教育部部长周济此前表示,2006年大学就业的重点在基层。打开基层这一空间需要时间,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为此,有关部门正想方设法为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创造条件。
国家发改委有关就业形势的报告称,将加强部门协调和组织引导,努力贯彻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志愿服务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而其创造的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等多与基层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