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记者来到边陲绥滨县境内绥滨农场。走进场区,那乡土的味道基本消失了:宽敞的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干净的水泥马路纵横交错,各式轿车农用车穿梭不停,琳琅满目的商场比比皆是,酒吧、饭店、网吧一应俱全。刚从老年学校下课的王绪荣高兴地对记者说:“咱农场人现在生活像城里人,哪也不差,以后哪也不去了,就埋在这块黑土下了。 ”
王绪荣老人道出了全场11000人的心声。
推进产业化促农田变车间
绥滨农场地处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最近的生产作业区距俄罗斯边境仅一江之隔。自1948年建场以来,长期以传统的麦豆种植为主。1985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打破了过去只管种不管售的经营格局。他们要向工厂一样产出市场畅销物美价高的农产品,走产业化之路。位于江湾的第十六居民组、第三十三居民组等8个单位过去都曾是全场有名的贫困队,自率先建成了水稻专业队和“双高大豆”专业队后,经济效益翻番的涨。特色种植专业队的第三十七居民组每到秋天,小杂粮经销商都会来这里选购红小豆、白芸豆、绿豆、白瓜子等产品,公顷效益达到4500元到5000元。特别是2004年,公顷效益平均超过1万元。
绥滨农场为能指导“车间”生产出竞争力强的产品,对计划种植作物实行了统一分配指标、统一地号、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依托垦区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等龙头企业,采取单品种集中种植、售货、存储、销售的模式,每年向日本出口生态玉米3600吨,生产粮食总量21万吨。同时还建立专门的数据库,按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类收购。这样,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纯度,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还使单品种种植的水稻销售吨价比周边高出50到70元,生态玉米出口日本不说,还因品质优良使日本客商在合同价格基础上又提高15美元,“双高有机大豆”也于2005年冬走进日本市场。
加快城镇化促乡村变社区
在绥滨农场人看来,住楼房、逛公园、上酒吧、下饭店……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大都远远超出了普通中小城市的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个农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农区现代化建设主攻方向。打破过去划块建设的传统模式,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点上突破”的原则,实行道路、供水、供电、电话、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严格按“设施城市化、管理社区化、建设特色化、内涵四型化”新农村标准扎实推进。近年来,累计投入千余万元,打造出工贸、商服、文政、新型住宅等10余个适合农区活动的各类小城镇样板。采取积极招商引资、动员富裕起来的农工集资多渠道融资等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促进乡村变社区。全场现有627家搬进楼房,使楼房入住率达到91%。
农场人搬进了楼房,也腾出了建设空地,农场又招商引资建起了高标准的商业中心、商业一条街和农贸市场,实现了土地占补平衡。商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农场成为周边“三乡一镇”4万余人口的购物、娱乐、餐饮的消费中心,使农场的消费人群猛增到近7万人,商业销售收入提高到5000余万元。商业的繁荣,也拉动了再就业工作,使场部427名下岗人员在商场上实现了再就业。去年,这个农场国内生产总值达4.5亿元,人均收入1.05万元,人均住房面积17.3平方米,新建规范小区37个。
加速非农化促农户变商贾
为就地转移更多的种植农户,农场在发展城镇化的基础上,鼓励那些手耕散户发展非种植业经济,倡导他们发展畜牧业、商业、运输业、劳务等11个行业。同时,农场还规定凡是转移出种植业的农户,只要与农场保持续签劳动合同,一切待遇不变。就是在这一政策的吸引下,人均土地不足2公顷的第十九居民组职工群众发展起庭院经济、渔业、养鹿业等,有80%的人跳了“农门”,非种粮业收入达到470余万元。农场第三十三居民组人多地少,职工群众依靠土地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在农场给政策、给资金、上项目的优惠条件感召下,使30%的种田人跳出“农门”。据调查,目前这些当年的“农把式”完全成了商业人。他们有的在当地搞加工、有的在外地搞运输、搞劳务、有的经商还当起了小老板,成了名副其实的商贾。留下的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高效的特色种植,使他们年增加收入达270余万元。
目前,农场已有865家从农业种植中转移出来,转移劳动力近3000人,有88家搞起了个体工商业,有217家成为畜牧业专业户,有17家搞起了加工业。这些家庭共腾出土地1700余公顷。正是职工跳“农门”,极大地拉动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非国有产值达到1.7亿元。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