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五月八日电 题:“泠然希音”戴武光
中新社记者 张量 董会峰
两把藤椅,一只鸟笼,风动帘卷,花猫慵卧。
清新的画面,恬然的意境,悄然打动了记者的心。
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山画廊正在展出著名水墨画大师戴武光的作品。 但见墙上一幅幅生动的画作,或浓墨重彩、或简洁清新,豪放与细腻、繁复与空白完美地融于一卷,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难掩一股灵动的生趣。
在“国父纪念馆”副馆长曾一士先生的引荐下,记者结识了戴武光教授。没有想象中艺术家的“孤傲”,发已斑白的戴教授慈祥可亲竟如邻家阿伯。
这位水墨画大师出生在新竹县的乡村,毕业于台北师大艺术系,长年执教,退休于新竹师范学院。退居后,戴武光进入个人的创作高峰期,在桃园县中坜市成立“养拙庐”,且教且画。他的画作兼长工笔与写意,予人朴实和煦之感。作画题材大多取之于乡居生活,以及旅游所见。而近年画作可以看出他在构图上着力甚深,虚实相辅、以简驭繁,空白之处意味深长。
难得与大师一边赏画,一边清谈。戴武光说,自己主张艺术的创作要“民族性、时代性与个性”三者兼容。在“引西润中”的口号甚嚣尘上的时候,他还是秉持东方人的创作态度,表现东方的哲学思想,不死守传统的桎梏,也不盲目追赶时代的步履,更不会随着时代急速的变迁而丢掉民族的精髓。
戴武光说,自己在艺境上一直追求“老子美学”的深意,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以道驭画,以画修心。他很推崇中国画的“空灵”,故而选用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泠然希音”作为画展的主题。
意在画外,留白最难。如何转化简单的“形”,架构能纳万境的“空”,是戴武光日夜思索的课题。而如何创作,他也将老子无为的思想贯穿其中。他主张艺术的创作动机要有“感”,即感于“景”、感于“境”而激于“情”,这样的作品才能产生共鸣。戴武光非常精辟地将之解释为:“不做无关痛痒的传统模写,不做不知所云的抽象游戏,不做与相机争写实的工夫,更不做市场商业的傀儡。要感于景必须走出户外,要感于境必须深入书中。”
正是因为能行万里路,戴武光的画进境极快,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做到突破自己的风格。特别是最近两三年他经常去大陆游赏山水,客家山寨,武夷奇岩,玉门古关,无不带给他全新的视野和灵感。戴武光讲起在张家界的经历仍难掩激动,他说,当我爬到峰顶向下一望,心脏几乎停住了,那种激动前所未有,回来后创作灵感自然而生,境界大不同以往。
戴武光还告诉记者,他计划六月份去四川看竹海,很期待那里能带给他新的冲击,激发创作灵感。
戴武光说,何种山水孕养何种艺术,大自然和人文的独特内涵能够给予艺术家无穷的养分和力量。两岸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孕育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他十分推崇潘天寿和黄宾虹等艺术大师。他认为,两岸艺术界相互交流十分重要,既能切磋提升,亦能避陈出新。他自己就和大陆的许多艺术家保持着艺术往来,酿出一段段雅事佳话。
一次,戴武光到成都游览,心血来潮,从电话簿上查到慕名已久的画家秦天柱的电话,就直接打了过去。电话讲得很简单,戴说:“我是戴武光,台湾画画的,我们可以见个面吗?”秦天柱马上说出自己家的地址,让戴坐出租车过去。快到秦家时,戴武光远远就看到路边有个像艺术家的人站在那里,于是跟他招招手,两人就这样不需多言地迅速结识了。在秦的画室,两位艺术家各自画了一只鸟,然后互相为对方添画,遂引为知己。这种随性而写意的文人韵事,令人神往,而在戴武光的生活中却并不鲜见。他不喜画界的门户之见,他希望艺术界能有更多包容,广纳养分。
戴武光的独特风格在台湾画坛独树一帜,求艺之人不绝于途。正在谈话间,一位专程从台中赶来的绘画爱好者上前合影,并询问戴大师何时能去台中游教。
临别时,记者问起何时去大陆办展,戴武光笑着说:“如果能去大陆办展,当然好。能够与更多大陆的画家切磋,必定获益良多。我也希望能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