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重庆印象,除了高楼大厦、清幽古镇、弯弯山道、两江夜景……这些闻名遐迩的视觉景观之外,还有什么?
声音,解放碑钟声,朝天门码头汽笛声,修锑锅、磨剪刀的吆喝声,黄桷兰、栀子花的叫卖声……一帮民间玩家正乐此不疲地四处寻找、录制。
昨日,磁器口钟家民俗院宣称,将把搜集到的散落在重庆民间各个角落的声音,刻成光碟,作为民俗院的背景“音乐”,串起我们这座城市的记忆。
“酸辣粉、刨冰上面来,西瓜、黄桃、菠萝……”昨下午3时,两名女“丘儿”在街边卖力吆喝;一旁,一挂着MP3的长发男子亦步亦趋跟着。女“丘儿”停止吆喝,白了男子好几眼。不过,当叫卖声再起时,男子又托着MP3,凑了过来。
男子在店门前呆了半小时,终于面带微笑离开。“这是最具有好吃街特色的声音。”他告诉记者。
他网名“掐侠”,常在天涯社区城市论坛跟其他城市的网友“掐架”——类似小孩在一起比较谁家漂亮那种。两个月前,他又迷上了声音,经常约上一帮兄弟伙,用手机、MP3等设备记录随时听到的、很有重庆特色的声音,然后复制到电脑上,供自己和朋友欣赏。
给“掐侠”印象最深刻的重庆声音都和日常生活有关。青蛙、蟋蟀大合唱,这是少时的催眠曲;“关好门窗、防火防盗”,这是小区大叔大妈每晚的喊话;“凉粉、凉面、酸辣粉、豆腐脑”,这是小贩的吆喝声……
“那些熟悉的声音,因为与私人感觉紧密相连,会带来一种属于老重庆的乡愁。”“掐侠”说。
在磁器口出生的钟家民俗院负责人苏兴义,也是个对声音特别敏感的人。在他看来,“重庆声音”与重庆美景一样引人入胜。“好些老重庆在阔别多年后,会专门去茶馆听川剧,站在店铺门前听老板和顾客用方言讨价还价……”苏兴义称,对于重庆声音,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市民能够提供更多类型的声音线索,让人能在声响空间的层面上,直观感受重庆这座城。记者路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