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当前,努力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氛围的同时,应当正视面临的实际困难,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
从基础设施情况来看,农村的交通条件差,有不少行政村未通公路,有的村寨虽然有公路,但质量差,路窄、路陡、路滑,汽车底盘低的去不了,驾驶员技术差的不敢去,天气不好不能去。虽然农民修路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地方自发修了公路,但是由于缺少资金技术,修的公路窄、陡、滑,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水的问题也严重阻碍农村发展。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农民要花很大精力用于担水,一到枯水季节,有的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取水,水质就更无选择余地,很多在农村担了一辈子水的老人从农村走到城市,他们最大的感慨就是在城市不用担水。农村供水设施不健全导致农民因饮水致病、因病致贫的现象在某些地区较为严重。贵州省农村改水办的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经建成农村自来水厂(站)和供水设施累计达3万多座,供应着15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但在这些供水设施中,采用消毒机消毒或者手投漂白粉进行出厂水消毒不足,仅占全省农村供水设施的极少部分。目前,全省农村还有许多人畜饮水困难没有解决。
水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离不开水,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但是不少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发挥的作用已不很大,部分农村还没有水利设施,经受不了旱灾的威胁,只有靠天吃饭。只要一遇到旱灾,粮食就要大幅度地减产,这就说明水利设施的不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投入严重不足。
在公共服务方面,教育滞后、缺医少药的情况普遍存在。“出个高中生,多个贫困户;出个大学生,多个破产户”,这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写照。农村孩子上学难,难上学,一是农村的教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差;二是农村经济困难,承担不起书学费,无钱读书;三是上学距离远,有的要走到几公里远的地方上学。
在医疗卫生方面,由于诸多原因,造成了医疗费用陡涨,农民就医困难,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部分农民只能是小病拖,大病背债,偏远的农村本地根本没有医院,看病要走数十公里,如果生了急病,后果不堪设想。
概而言之,当前贵州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依然突出。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贵州农村人口众多,只有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已经初步具备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紧抓实。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作者:胡国发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