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军的“生态圈”
在缅北街头、路途,间或可见身着草绿色军装肩挎步枪的各种军人走来走去,当地人已习以为常,因为几乎所有的民族武装控制地区都有这样的规定:儿童必须学习军事知识,男子从十三四岁起就必须当兵,而且终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后不在军队里也只能算“休假”,有战事发生就必须马上回来;每户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须3名参军,有3或4名子女必须两名参军,有两名子女必须一名参军;如果没有男子就招女兵。
当然,缅北军队中也有不少人是自愿参军的,因为很多当地年轻人会认为穿军装、扛枪既好看又神气,而且吃饭不要钱。曾经是北京大学学生,后到缅北参加地方武装,现在缅甸仰光经商的四川籍人屈春辉在其《金三角15年亲历记》一书中认为,缅北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生态是过去无数士兵的勇敢流血搏来的,缅北谁都希望当兵,哪怕是中国人来这里当兵也不被排斥,因为这是年轻人的一条出路,所以没有人会说三道四。
缅甸是军人政府,在各种民族自治特区也不例外。所有政府官员都有军阶,他们工作时间是官员,下班脱下军装就是商人,每家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生意可以做。因此,许多人去到果敢、邦康等缅北地区,在那里“进政府工作”和当兵几乎是同样的概念。一名在缅北军队中服役的中国湖南籍年轻人告诉记者:“不打仗时,我主要是帮我的师长做生意,但是做生意期间也经常发生武力争斗,而我就是靠这样的工作得到钱的。”他表示,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人生活在各种军队里,但是具体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
记者查阅过往报刊发现,近几年缅北地区因为生活条件改善较大而成为一些人向往的“法外之地”或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的中国人的“好去处”。据2004年12月12日的《重庆时报》报道,6名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蟠龙小学杀害保安的凶手被重庆警方逮捕,其中凶手杨柏春逃窜至广西后开始恶补英语,计划逃至缅甸金三角一带当雇佣兵。
另据2005年6月28日《成都晚报》报道,曾获得成都、重庆市散打冠军的四川省中江县人黎泽兵,18岁到缅甸当雇佣兵,为当地毒枭武装押送海洛因。前几年,黎回到中国老家结婚生子,做起了生意。后来生意亏损,他又被人雇佣当职业打手,2005年4月因伤人罪被成都警方逮捕。
如今,在缅北各民族武装控制区,仍然不断有中国人进入,除了去当兵,也有经商的,更有在中国找不到工作而去做农民的。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和政治等特殊原因,现在缅北已形成一个特殊的华人社区。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里所用的电是由中国供给的,这里所有的电话、手机都是中国的号码,统一区号是云南省邻近地区的,各种公用电话亭上的“国内直拨”指的是中国,而不是缅甸,四处张贴的通信广告都是“中国××公司”。而且中国的许多单位、公司都在这里开办了大大小小的机构,所有大小商店、农贸市场上出售的几乎都是中国货。更为明显的是,这里通用人民币,很少有人使用缅币。
当然,中国人去缅北当兵并非都因为贫穷和好奇,也有一些“意外的故事”。曾经有一些中国的小伙,偶然发现缅北武装中有美丽的女兵——据说她们是从田间地头被抓来从事话务、情报、医疗和厨房等工作的——心动不已,然后假装进入缅北参军,熟悉之后约上自己喜欢的女兵逃到中国家乡,过起平静的生活,而缅北武装不敢到中国境内公开找人,最后只能作罢。于是在缅北的许多武装中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中国过来的兵特别是汉族兵非常聪明,但是他们一遇到打仗就会往中国跑,所以不如缅甸本地人忠心。
一名已定居缅北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际社会对毒品的打击越来越严,为避免目标过大,现在缅北的毒枭和军队已出现‘分开经营’的新情况,即贩毒的不养军队,养军队的不贩毒,然后双方采取押运合作的方式,巧妙地逃避打击。”
事实上,尽管禁毒的呼声越来越大,但由于缅北许多民族长期靠种植罂粟为生,当地民族首领与毒品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地方民族武装“以毒养军,以军护毒”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他们不但经常与中央政府发生军事冲突,互相间也不断明争暗斗。不休的战事除了劳民伤财,还要搭上士兵和平民的性命,引起国际关注,损害缅甸的国家安全。对此中央政府显然不会善罢甘休,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一名政府官员说:“我们不希望任何民族武装继续存在,任何国家都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与和平。”
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进入21世纪初,缅北地区仍然存在着多支民族武装力量,军队人数从数十人到数万人不等;另外还有从各军中分裂出来的小武装,他们羽翼未丰,对雇佣兵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其未来正如中国一名长期从事禁毒工作的人士所言:“只要缅北还有人种植罂粟,毒枭就会始终存在,雇佣军同样不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