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江东工业园区解读
记者郑海龙
杭州江东工业园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东北部的围垦地区,于2001年开始规划建设,次年被确定为全市“十大工程”之一,是杭州市由“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和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实质性重大举措。萧山区委、区政府确定,由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开发建设。2006年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杭州江东工业园区为省级工业园区。
发展目标
杭州江东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块11.29平方公里。总体发展目标是:环杭州湾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期目标:启动区块用地11.29平方公里,将形成“一心、一带、三区”的格局。“一心”:属启动区块的中心,设置行政管理、科研、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商业、电信、消防等设施;“一带”:将沿自然水系建设起居住绿化带,进行房地产开发等。“三区”:将由南向北和东西两侧启动建设三个工业组团并设立配套服务管理机构。
中期目标:至2008年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成为萧山工业发展的核心基地。
远期目标:全力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把江东建设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集商贸、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都市型、生态型的综合性大型工业新城。
区位条件
江东工业园区区位优势明显,外围基础设施条件日趋成熟。西南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0公里,西侧已经开工建设的钱江九桥与杭州老城区相连,即将开工建设的钱江十桥向北直通上海,东侧5000吨级的货运港口码头也将着手兴建。
基础设施
启动区块首期工程5.6平方公里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的要求,已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形成了四纵五横的主要路网,供电、供水、供热、通信、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
园区与杭州、萧山城区相连接的一级公路红十五线已经建成,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之间的快速通道正在建设。根据园区总体规划要求的日处理污水能力10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供水能力100万吨的自来水厂,已经动工兴建。为满足电力需求,1座220千伏变电所及4台18万千伏安变压器将于今年10月建成。
此外,江东工业园区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北侧将与规划中的沿江“浪漫风情带”湿地和防护林相衔接;南侧入口处30余公顷碧波荡漾的景观湖和园区内两条1600米长的景观河已经建成,成为工业园区独特而亮丽的景色。
产业定位
启动区块将重点发展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产业。目前已在实施以数控机床制造基地为主的先进装备业基地建设。该基地规划面积1100亩,以数控机床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化协作为纽带,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扩大产业链,形成产业群。积极实施“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主题招商”等战略,努力吸引高新科技项目、知名跨国集团和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规模大的龙头型项目、高附加值的商贸服务型项目、资源和能源节约型以及环保型项目前来园区投资创业。现已有17家企业落户园区,总投资约30亿元,其中14家企业已建成投产。
二期七大工程
———道路工程。规划新建42米宽主干道3条、32米宽主干道1条、28米宽次干道3条、18米宽支路4条,道路总长21公里,总投资1.86亿元。
———桥梁工程。规划在江东一路、三路、四路、五路和青六路新建5座桥梁,总投资3000万元。
———污水外排应急工程。对工业园区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由萧山东片大型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外排一期工程管线长约15公里,兴建污水提升泵站一期工程(10万吨1日),总投资约5500万元。
———电力设施工程。新建1座220千伏变电所及18万千伏安变压器4台,总投资1.8亿元,预计2006年10月建成。
———河道工程。包括景观一河、景观二河西伸等4条河道,总长约8000米,总投资约2000万元。
———绿化工程。规划建设中心公园景观绿化6万平方米,并建设20—120米宽不等的滨河绿带5条,总绿化面积约有50万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
———天然气配套工程。规模为年供气能力4000万立方米,由1座LNG气化站和相应的管网组成,总投资约5000万元。
园区:有望成为萧山先进制造业核心地带
———访区发改局局长蒋建国
记者孟再励
两大园区昨日授牌,区发改局局长蒋建国称之为“萧山人的一件大喜事”。他断言:今后,两大园区将成为萧山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地带,给萧山经济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蒋建国称,两大园区的授牌,是符合萧山“十一五”规划当中的区域分工要求的。在萧山区域内,南部、中部和东部各有侧重。此次授牌,正好符合规划要求,把东部打造成工业区。
蒋建国称,今后十年,两大园区必将成为萧山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和增长点。这也为萧山继续确保“全省领跑全国领先”提供了新的动力。
“这对萧山工业产业的提升也将起到推动作用,增强萧山企业对外的竞争力。”在蒋建国看来,两大园区成立,符合萧山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自主创新的机会。两大园区根据定位会把相关企业集中在一起,这就提供了一个共性的技术平台,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走高科技之路。
按照规划要求,两大园区将各自建设成为生态型、环保型、科技型的工业园区。“这也推进了萧山城市化的发展。”蒋建国说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工业企业在园区集聚发展,城市规划将更合理。二是两大园区的建设将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业园区,而是打造成城市化的工业园区。
蒋建国认为,园区内设有全面的环保基础设施,这对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推动生态保护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江东:杭州湾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
———访杭州江东工业园区常务副主任叶永浩
记者金波
杭州江东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新空间,4月17日经国家审核通过成为省级工业园区。这为江东的开发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杭州江东工业园区常务副主任叶永浩说:我们的目标定位是把江东建设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江东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将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好项目进园、高效益产出”为原则。在做好规划、加大投入的同时,关键是要招大商、选好资。“大商”意味着规模、档次,“好资”意味着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产出贡献大。
叶永浩表示,招大商、选好资就是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引进资本密集型、高新技术型企业,形成与萧山目前产业结构错位互补的产业集群。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批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企业集聚萧山,不仅将为萧山带来大量含金量高而环境影响小的优质资本,同时还将带动原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转型,从而推进萧山的工业格局和结构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江东工业园区将是萧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龙头。
东南网架:看好江东这块投资热土
记者姚一青
昨天,浙江东南网架集团金属薄板项目主体工程结顶暨二期工程开工典礼在杭州江东工业园区举行。
该金属薄板项目是由浙江东南网架集团与香港梅泰克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7490万美元,主要生产家电、汽车和建筑钢构用的金属薄板。对于项目的市场前景,东南网架充满信心。
浙江东南金属薄板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林林说,企业的发展,一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二靠生产要素充盈的优越环境,三靠政策的有效激励。在江东这块投资热土上,以上三个条件完全具备。
郭林林表示,杭州江东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会进一步凸显,钱江九桥已经开工,即将建设的钱江十桥向北直通上海,5000吨级的钱塘江海运码头已在规划设计中。未来,金属薄板项目的年生产量约为50万吨,江东发达的交通,将为产品运输等提供极大便利。他说,江东基础设施完善、绿化、排污、供水、供电供热、燃气、电讯等设施齐全,管理上也很规范、科学。天时、地利、人和,江东的未来十分看好。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解读
记者姚一青
园区概况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74.31平方公里,位于萧山区东北部,地处钱塘江南岸,是萧山“一港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江工业园区组建于2003年3月,2006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临江通过审核正式成为省级工业园区。
发展目标
萧山工业发展的大平台,杭州大都市东部现代化的新城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产业定位
临江工业园区将重点提升发展纺织印染服装、机械汽配汽车、新型建材、环保型精细化工等四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海洋产业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鼓励发展物流仓储、出口加工两大临港产业及环境服务产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色,建设综合型高附加值制造业基地。
功能布局
园区总体布局框架为“一心两翼,五轴多园”。在空间形态上分为南翼工业园区和北翼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主要由行政服务、生活商贸、机械汽配、纺织印染服装、环保型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区块组成。园区功能齐全,是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式工业新城区。
开发建设现状
经过几年的努力,临江开发建设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路网建设。已建成道路8.7公里,在建8公里,建成桥梁11座,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内部交通网。
———设施建设。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建成日收集能力为30万吨的污水收集泵站及应急处理设备各1座,与即将建成的萧山东片污水处理厂相呼应。在电力设施建设方面,配合供电部门建设了110千伏长征变。
———管网建设。埋设直径1.6米的排污总管10公里,埋设10KV电力线路19.5公里,给水管网30.7公里,雨水管网27公里,排污管网19.35公里,弱电管网8.85公里,热电管网10公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网系统。协调做好移动、电信、联通三家通信基站建设,推进了园区的公共配套建设。
———拆迁安置。经过近1年的紧张施工,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共有12幢280套住宅的“临江佳苑”安置房一期基本建成,首批安置户拿到了新房。
临江成为省级工业园区后,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已完成各项配套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新一轮“1212”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即建设12条道路、12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达12.58亿元。其中,12条道路总长41.8公里;12个基建项目是一个安置小区、一个公园、一批管网、二个泵站、三个园区入口、四条绿化带,其中安置房14万平方米,排污管道38公里,供电线路53公里,绿化73公顷。实施市属搬迁企业前期“三通一平”的各项配套工程,为临江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硬环境。
招商引资
近几年来,临江招商引资成绩喜人,产业集聚成效明显,已有富丽达纤维、富丽达热电、汇丽印染等11只项目建成投产,新中纺、桥南织造、科利化工等9只项目在建,另有多只项目在谈,经济总量以连年翻番的速度增长,2005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2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75%;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87%;实现利润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69%;完成出口交货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15%;完成自营出口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48%。
可持续发展
临江工业园区地处围垦,为保护好这方净土,临江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严格按照园区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地设置企业进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并通过制定环保评价体系,对不同产业项目设置不同的“环保门槛”,严禁环境污染重、治理难的项目入园。
二是建立产业循环。围绕园区企业内部小循环、行业之间中循环及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行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招商战略,并按生态学原理进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与优化功能。
三是推行清洁生产。在进园企业中,积极倡导和推行清洁生产,推进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推进节能降耗,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利用废弃物和可再生资源。
四是搞好废物处理。完善环保处理设施,使处理后的废物能循环再利用;积极朝“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方向努力,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换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加大园区沿河沿路的公共绿化和企业厂区环境绿化的力度,优化园区环境。
园区:不是摊大饼式产业简单复制
———访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强煜
记者郑海龙
“杭州江东工业园区和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正式命名为省级工业园区,这意味着我区的‘一港四平台’在真正意义上启动了,必将为萧山提升传统产业层次,培育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提供新的空间和平台……”昨日下午,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强煜很兴奋,他认为新的工业园区将不会是摊大饼式的产业简单复制。
李强煜说,萧山传统产业仍然有生存发展空间,但有部分产业确实需要提升,区域布局需要调整,企业迫切需要进行二次创业,但很多地方受制于空间要素。两大工业园区的正式命名,为传统产业做强做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萧山传统产业发展步伐将会更快。
李强煜认为,两大工业园区都在东部,其集聚效益会很明显,有利于改变经济发展小散乱的布局状况,为做美南部腾出发展空间,也更加有利于退二进三,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工业园区面向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IT产业、数控机床、模具、汽车电子、生物医药,它们的发展将不会仅停留在口号上了。前段时间我区引进了新材料、汽车电子等项目,多数都相中了这两大工业园区。像汽车电子、生物医药在我区已有基础,两大工业园区将为这些占地空间小、投资密度高和技术密度高、自有技术能力强的产业提供发展平台。
李强煜说,要打造好两大工业园区,使之成为萧山工业的金名片,既有压力,也有动力。两大工业园区将是环杭州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发展的起点标准将会更高。因此必须从一个重要意义上加以理解:为区内企业强强联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创造良好条件。如投资5亿元的武汉九生堂生物医药项目,投资总额达20亿元的中国重汽项目,宏峰纺织、兴惠集团、金洋化纤等企业联合投资的氨纶项目,以及东南网架、中誉汽车等项目,其基础性带动作用将会很明显。
临江: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访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洪松法
记者邱芳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正式成为浙江省级工业园区,不仅仅是临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为萧山经济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临江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洪松法认为临江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他说,临江工业园区是区委区政府按照“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要求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打造钱塘江南岸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载体,这里将成为承接长三角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产业梯度转移的优先区域之一。临江工业园区的建设也是“融入大杭州、建设新萧山、引领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杭州大都市未来发展趋势、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的发展需要,也为“工业兴市”和“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临江工业园区的建立,将推进萧山传统产业集聚,为萧山现代工业发展和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供更优的发展平台。从更高层面上看,临江的开发建设还将为萧山经济和社会实现新的腾飞提供充足的后劲。
洪松法说,临江正式成为省级工业园区,也意味着我们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要借此东风,抓住机遇,顺势而为。首先,要坚定信心。树立“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理念,克难攻坚,坚定信心,快干干好,干出成绩。其次,要完善规划。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路网结构等,做优做美临江规划。第三,要加快建设。加快推进道路、水电、管网、安置房等新一轮“1212”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打造一流的创业投资硬环境。第四,要强化招商。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聚。第五,要打响品牌,深化“一站式”服务,实施“满意工程”,塑造“品牌临江”。第六,要创新体制。积极争取并尽快建立与省级工业园区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吸引和培育各类优秀人才,为临江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通过若干年的努力,真正把临江建设成为萧山工业发展的大平台,杭州大都市东部现代化的新城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富丽达:工业园区有利于企业发展
记者姚一青
位于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的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经营的产业主要有三块:纺织面料,粘胶纤维,热电厂。
该公司副总经理钱珏美说,从长远来看,临江工业园区的挂牌,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热电厂规模的扩大。目前,热电厂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满足了集团内部各分公司、周边企业的需求。园区所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将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设厂,这为热电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热电厂二期工程完工后,发电和供热供气总量将是萧山最大的。
钱珏美还表示,园区的建成、完善,还将促进企业管理上档次,提升竞争力。下一步,富丽达将继续抓好自主创新工作、不断研发新产品,为园区发展贡献力量。 两大工业园区凸显优势
记者邱芳
江东、临江两大工业园区具有其独特性,在交通、区位、人才、发展战略等多方面的优势已逐渐凸现。便捷的交通与区位优势
杭州江东工业园区区位优势明显,外围基础设施条件日趋成熟。西南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0公里,西侧已经开工建设的钱江九桥与杭州老城区相连,即将开工建设的钱江十桥向北直通上海,东侧5000吨级的货运港口码头也将着手兴建。园区与杭州、萧山城区连接的一级公路红十五线已经建成,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之间的快速通道正在建设。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具有海、陆、空立体交通优势,距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萧山道口15公里,可较好地与区域陆路交通网络相联系;离萧山国际机场12公里,且与机场高速公路互通,拥有明显的空中航运优势;规划中的海运码头、内河航运码头、航围线将使临江具备水港码头的航运优势;钱江九桥和十桥的沟通,将使临江成为杭州地区联通沪、绍、甬的枢纽和接轨大上海、融入大杭州的桥头堡。人才优势
杭州市拥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20余所大学和100余所科学研究机构,拥有3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12万在校大学生(包括2万多名在校研究生)。以浙江大学为旗舰的在杭高校组成的人才舰队,每年输出大量大学生,使得环杭州湾成为浙江高素质人才的富集地区,为两大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充裕的民营企业资源
萧山民营企业是萧山经济的一大亮点,全区1万余家企业中98%%以上是民营企业,而且有许多大型集团,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早已超百家,还有一批全国、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如万向鲁冠球为代表的第一代企业家、传化徐冠巨为代表的第二代企业家、恒逸邱建林为代表的第三代企业家。
充裕的民营企业资源为两大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和重要优势。
“钱塘江时代”提供的发展空间
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后,杭州市面积扩大了四倍,钱江新城的规划,使杭州从“西湖时代”进入了“钱塘江时代”,也使市区的核心发生了变化,将萧山区从郊县变成了城市中心。过江大桥和隧道的规划,将彻底消除交通不便的天然障碍,萧山将逐渐从真正意义上融入杭州城区。根据杭州“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规划,萧山是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的主要区域。背景资料
21世纪中国开发区之走势
记者邱芳整理
我国开发区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国家开放战略的体现,一批国家级开发区相继建立,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各市级工业区迅速崛起,各乡镇甚至村的工业区大批建立。第三阶段是2002年下半年至今。
实践表明,园区经济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服从大城市发展规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模式。它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阶段,开发区建设有了新的走势。
———各开发区只有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并迅速壮大,才能在开发区洗牌中处于不败之地。一是国家加大了对工业园区建设的审批力度;二是地方政府也开始进行了辖区内园区的整合重组,推动工业项目进一步向大的园区集中,同时撤掉一些园区、合并一些园区,做大做强一些园区;三是对新建开发区提高了规划要求。
———新时期开发区的竞争力来自比优惠政策更重要的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国开发区政策软环境和基础设施硬环境逐步趋同的情况下,综合服务水平成为评判开发区竞争力的主要标准。
———新时期开发区的产业选择将从分散随机、同质化激烈竞争的阶段走向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按照城市地位与功能的要求,主动配合区域内产业格局的变动、主动配合城市产业链条的清晰与完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城市体系的形成,各城市原有的较随机分布的产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要求城市从自身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优势出发,客观评价并预测自身在整个区域产业链中的地位,以此来选择合适的产业。对于园区而言,其产业选择应该与此相适应,若能够承担将本城市产业清晰化的重任,就能够在未来本城市各开发区之间的竞争中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一极。
———开发区自身的扩张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创新原有投融资体制和理念。随着开发区项目的增多、开发面积的扩张、居住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区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文教卫体育等公益设施的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投资;同时,随着各种公益和公用设施数量的增多,维护和管理的费用支出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市场准入标准模糊,审批耗时费力,很多社会资本难以进入上述领域。社会公共需要日益增长,而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乏术。开发区外来投资者和就业者不断增加,势必要求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原有的投融资理念进行创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