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粤西的云浮市素有“石都”之称,境内蕴藏着可开采的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达13.8亿立方米,有上规模的石材企业4000多家,在途经该市的324国道两旁形成了“百里石材走廊”。记者近日在云浮市的石材企业看到,过去浪费大量原材料和资源、严重破坏环境的石材企业,如今已改变了粗放型经营方式
循环用水,实现废水“零”排放
4月24日上午,在广东云浮市永光兄弟石材有限公司面积2.5万平方米的厂区内,白浆废水从车间的排水管喷涌而出,经过30多个处理池,泥浆不断沉淀。 在最后一个池子里,主管杨清华捧起一掬清水,对记者说:“你看,清得都可以养金鱼了。”
杨清华介绍说,之前厂里也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但主要采取化学方法用药处理,还是经常不达标;后来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这套四级污水处理池,通过物理方法处理,效果好多了。而且,净化后的废水还能再用于生产,循环往复,真正做到“滴水不外流、不浪费”。
指着工厂楼顶的蓄水池,杨清华笑着说:“那里的蓄水量有2000立方米,污水处理后都到那去。而且,我们厂还有一个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汇集后,最终也会抽到那,再用作生产用水。”
现在,永光兄弟公司年可产石材板40万平方米、石材工艺品6000件。“我们每月水费只要800元左右,而且已经包含了员工的生活用水支出,比原来节约了8000元。多雨季节,费用更少。”公司总经理陈泽自豪地说。
云浮市市长欧真志介绍,云浮市七成的石材企业集中在云城区,过去大多习惯了大手大脚地浪费各类原材料和资源,排出的废水还不符合环保标准,被人们戏称为“牛奶水”。现在,全区全部的石材企业都已经实现了达标排放,80%的企业还实行了循环用水,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借脑发展”,改进技术循环利用
作为“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的云浮,出产的产品包括23个大系列1000多个花色品种,一年光是石板材的产量就达4500万立方米以上。石材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为了让它们更好地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优惠措施。
一年一度的石材展销会,在吸引海内外客商会聚云浮的同时,也为本地企业搭建了一个推荐自己、寻觅商机、拓展市场和开阔眼界的平台。每举办一次石材展销会,石材企业的生意就比以前兴旺,石材产品的档次就得到提升。除此以外,市委、市政府还尽力为石材原料的进出口提供方便,组织企业到外省了解石材生产状况,学习先进生产经验。
在石材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云浮也遇到了如何处理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问题:企业太多大企业太少,而且普遍在环保技术、环保意识上存在着先天不足。除了废水污染以外,石材企业排放的废渣、粉尘也在严重地污染着周边环境。
立足长远,关键在未雨绸缪。在财政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云浮调拨了大量的研究经费,聘请国家及省石材和建材行业专家,开展产业战略研究,“借脑发展”,学习先进的经验理念。依托科研机构、石材协会,引导和鼓励石材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提升石材业的科技水平,逐步走上了一条循环利用、经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厂里污水系统沉积下来的废渣,3个月左右清一次。“别以为那就是垃圾了,许多厂家装了新机器,都需要用泥浆混成机浆,价钱也不便宜啊!”
废料拼画,一幅2万
石材加工过后,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过去一文不值。但如今在云浮,它们的身价却一升再升。在云城区腰鼓镇的荣烨石材厂,记者看到一幅用各类颜色的废石拼砌而成的壁画《美女与白貂》,价值竟达2万多元。企业的负责人李总介绍,这类石头壁画都先在电脑里设计好图案,再找相应颜色的天然石“对号入座”,不加颜料,毫无污染。现在他们每月都要“吃掉”1500吨的边角料,由于市场需求量巨大,价格可以达到几百元一吨。“我们的产品90%出口欧美,1平方米的价格从1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最高的一次还试过4000美元1平方米。”他说。
漫步在企业的产品展示间,《江南水乡》、《农夫与狗》等画作让人目不暇接,从远处看去,极似油画。除了生产这类高端产品,企业的马赛克、人造石等产品同样是供不应求。作为石材重镇,现在云城区一共有这类环保企业26家,一年“消化”的石材废渣和边角料占到总量的两成。前不久,又有一家生产环保墙体砖的企业落户云城,预计近期可建成投产。到时候,可以处理全市30%以上的石材废料。
在腰鼓镇镇政府的办公室内,镇长孟刚憧憬未来,他说:“云浮最大的物流园即将落户腰鼓,云浮八九成的石材都要经此进出口。许多企业也会在这里安营扎寨,产品将会以马赛克、砂岩、文化石这类环保产品为主。我们现在的财政收入在全区的七个镇、街里只能排第五,以后却大有可为。”(刘圣清 赖伟行 李木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