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收留五名“东突”嫌犯
本报特约撰稿 徐凤琴
美国塞来塞去一直塞不出去的5块“烫手山芋”——被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美军监狱内的5名“东突”恐怖嫌犯——终于甩出手了:阿尔巴尼亚政府5月5日同意接收。 那么,美国政府是如何甩掉这5名“东突”嫌犯的?阿尔巴尼亚政府为何又愿意接收世界其他国家都不愿接收的“东突”分子呢?
美军把嫌犯悄悄送出国
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5月6日报道,美国军方一天前突然宣布,5名被拘禁在古巴关塔那摩美军监狱内的“东突”嫌犯,已经被转移到阿尔巴尼亚。五角大楼随后发布了一份极其简短的书面声明:“美国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确保这5名获释的维吾尔族人能得到人道待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这5人在一个新环境中重建未来。阿尔巴尼亚政府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负责其中两名“东突”官司的波士顿律师谢宾•威尔特告诉《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5日晚上,他突然接到司法部官员打来的电话,说他的两名当事人和另外三名同伙已经被送往阿尔巴尼亚了:“就在一个小时前,美国政府告诉我,我的当事人已经在阿尔巴尼亚了。不过,我无法跟他们取得联系,也无法从阿尔巴尼亚方面得到证实,我非常希望6日早晨能跟他们取得联系,然后设法于6日晚乘飞机前往阿尔巴尼亚。”
据威尔特透露,他的两名当事人和三名同伙现在被羁押在阿首都地拉那的“政治庇护中心”内。该中心由阿尔巴尼亚内政部和联合国难民署联合负责,除此之外,他就一无所知了。
五嫌犯自称“不反美”
5名“东突”嫌犯在关塔那摩美军监狱中已经被羁押了4年多。一年多前,美国军事法庭断定他们“不是美国的敌人”,声称他们可以获释。然而,美国政府却节外生枝地表示,不能把他们交给中国政府,也不能美国自个儿留着,因为他们毕竟是在阿富汗落网的,且确实受过拉登恐怖训练营的“武装训练”,保不准哪天会在美国国内发动恐怖袭击。于是,美国政府向至少8个国家发出恳请,希望他们收留这5名“东突”嫌犯。然而,令美国大跌眼镜的是,包括它最铁的盟友在内的多个国家,断然拒绝接纳,因为没人愿意引火上身。
去年12月,美国哥伦比亚联邦法庭再度判决,布什政府继续羁押这5名“东突”嫌犯是“非法”的,因为没理由再关他们。然而,做出这一判决的美国法官同时承认,他无权强迫布什政府接纳这5人,主要原因是为“美国安全考虑”!
为此,美国国务院奉命苦苦寻求5人的安身之所,但西欧盟国均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此后,美国国务院放风说,美国政府愿意为这5人安家“出点血”,掏个安家费什么的。
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之所以断然拒绝接受这5人,是因为他们虽不是“美国的敌人”,但他们本人和他们的亲属都承认,他们被俘前确实在阿富汗接受过拉登训练营的“强化训练”,包括如何使用武器和制造炸药。他们还告诉美军审讯官,他们接受训练的目的“不是反对美国政府或者美国的海外利益,而是反对中国,要分裂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对于包括这5人在内的美军拘押的12名“东突”嫌犯,中国政府有过多次表态。2004年10月29日,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章启月呼吁美国,“妥善处理”关押在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中国籍恐怖嫌疑人,希望美国尽快将这些人遣返回中国。章启月警告说:“‘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势力的一部分,对包括中、美在内的国际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美方应从国际反恐合作及中美双边关系大局出发,根据有关国际法准则谨慎行事,不要做有损国际反恐合作的事。”
她敦促美国要本着谨慎、负责的态度,妥善处理关塔那摩在押中国籍恐怖嫌犯问题。此后,中国政府也不断呼吁美国迅速遣返这12名“东突”嫌犯,但美国政府总是以他们回国后会“遭迫害”为由予以无理拒绝。
美国反恐的双重标准
美国拒绝将“东突”嫌犯遣返中国,正说明了它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这种例证还有很多。美国军方5月4日透露,美国4月25至26日刚刚举行了全球反恐会议,旨在促进国际社会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合作。该会议共有91国出席,但却没有邀请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这一会议是自全球安全规划专家2004年5月齐聚一堂以来的第四场系列会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言人称,中国军方代表未受邀请是“因为(美国)行政机构间协调需求及时间不足,因而未能给予邀请”。
美国总统布什强调,在后9•11时代与中国合作很重要。然而,最终美国军方却以“程序问题”为由阻止中国参加。
阿尔巴尼亚为何愿接手
在世界各国都不愿意接手美国“烫手山芋”的情况下,南欧山国阿尔巴尼亚为何愿意挺身而出呢?
其实,正是经济和军事利益让阿尔巴尼亚“挺身而出”。自从东欧剧变之后,阿尔巴尼亚一直寻求靠上美国这棵大树的各种机会。2002年11月,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三国总统,在北约布拉格峰会期间向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三国将制定共同战略,尽快加入北约,并请求美国给予支持。布什对其表示赞赏。2003年3月7日,三国外长在克罗地亚签署了“亚得里亚宪章”;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阿尔巴尼亚更是为美军战机和过境部队提供种种方便……阿尔巴尼亚的付出换得了美国的经济与军事援助。在这种情况下,阿尔巴尼亚挺身而出不难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