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关键词·成名
如此成名 没有公道?
回应:这个结果不是我策划出来的,有些学者可能就希望在家里面埋头治学,过一种安安静静的书斋生活。
●拷问背景:易中天成名后,其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汉代风云人物》讲座2月结集出版,首印即达15万册。易中天的《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帝国的惆怅》等著作更是不断被再版。 这时有媒体在采访易中天时提出了“你现在这样大红大紫,大赚其钱,对于在书斋中默默做学问的其他历史学者是否是一种不公平”的问题。
■一集节目“备课”五天
张斌:您是1947年出生,应该年近花甲了,这个年龄成名有什么感受?
易中天:成名不是本来目的。我做的工作是文学、史学、哲学,那人文学科的目的是什么?是人类的幸福。那么,人类的幸福也包括我们当下生活着的这些人的幸福,你是为他们的幸福服务的,那你该不该把你的学术研究成果交出来,交给大家呢?
张斌:讲《汉代风云人物》您觉得游刃有余吗?
易中天:没有哪个节目是游刃有余的,只能是呕心沥血。
张斌:您为了一集《汉代风云人物》,您为一集三国大概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易中天:一集大概需要5天的准备时间。案头工作包括看书、思考、结构、写成文字。我每一集是把全文写出来的。
张斌:这5天什么都不能干了?就是为了电视上呈现的不到一小时的节目。
易中天:所有无关的事都不能做。各种史书必须重读,还要确实。而且,像《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都是纪传体的史书,它的特点就是同一个事件的记录可能分散到好多人的传里面,在谈这一个事件的时候,必须把相关所有的人的传都要看一遍,如果对这个传,历史上有不同的解释,要把相关不同的解释都找来。你把这个事情弄清楚以后,你才能选一个主题,写成一个六七千字的文稿。
■“这样问我很不公平”
张斌:在我来看,坚守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的人可能没获得您得到的这些,你觉得在目前是不是幸运自己赶上一个很特殊的历史背景?
易中天:是。我对那些坚守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的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中媒体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作用,老在想挑唆我们弄出些什么动静来,好吸引眼球。
张斌:您放心直说,我敢保证您今天所说的话不会被断章取义,肯定会全面表述。
易中天:对,我最害怕的就是媒体断章取义。有媒体问我,说你利用《百家讲坛》这个平台,现在是又有名,又有利,又有那么多的“粉丝”,“粉丝”当中还有那么多的漂亮美眉……你现在风光无限,你想过默默无闻,在书房,在书斋,在图书馆里做研究、查资料的那些学者吗?你觉得这样公平吗?我是不敢得罪媒体的,我其实对媒体这个问题很愤怒。
张斌:今天给你一个机会得罪一下。
易中天:对,今天我豁出去了。我想反问一句,你这样问我公平吗?第一,这个结果不是我策划出来的,我只不过做了我想做,我认为应该做,大家又表示承认的这么一件事情,剩下的那些收获是意料之外的,不是我的初衷。第二,我说你们有没有问过那些学者?他们感到了不公平吗?他们可能就希望在家里面埋头治学,过一种安安静静的书斋生活,他不愿意抛头露面,也不愿意像我这样在大街上被人认出来,认出来以后还得赔着笑脸,说“谢谢你”、“谢谢你的支持”、“再见”……他可能不愿意过这种生活,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这种问题是故意设计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