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32年的月票情怀
作者: 王晴 王一波
昨天中午,家住朝阳区西坝河附近的沈大妈登上一辆379路。和往常一样,她拿出带褶的纸月票递给司机看了一眼,然后找了一个座位坐下。不过,从今天开始,沈大妈的纸月票就不能再坐车了,用惯了纸月票的她还真有点舍不得。
和沈大妈一样,还有很多北京老百姓留恋纸月票,75岁高龄的尹世昌就是其中一位。从1974年尹世昌开始收集北京的公交、地铁月票,他几乎收集了1974年至今的全部公交、地铁月票。
昨天,住在紫竹院的尹世昌老先生拿出自己收集了30余年的上万张月票,在家里的书房办起北京月票小型展览,无偿提供给街坊邻居们观看。
尹世昌把七大本自制的收藏集放在桌上,翻开每一本集子,色彩斑斓,里面整齐有序地贴满了不同年代的月票、车票,而且全是成套的。数千张各式月票风格各异,看起来饶有趣味(见图)。
尹世昌告诉记者,他已经收集了全国各地上万张月票,北京的月票占三分之二以上,细细欣赏这万余张月票,既可怀旧,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单位开证明,办了张电车票”1974年买到第一张公交月票
翻开其中一本的扉页,指着其中一张红底的月票,尹老说,这是他收集的北京月票中最早的一张。记者看到,这张月票发行于1974年1月,虽然有点磨损,但还可清晰看到“郊区职工332路专线月票”、“票价4元”等字样。尹老解释说:“那时候我住宣武区,被调到海淀文化馆上班。当时骑车到海淀要花两个多小时。单位领导照顾我上班远,特批给我开了证明,才办了一张汽电车月票。那个年代只有几路公交车,我乘坐的332路算是比较老的了,从现在的动物园到颐和园。
第二个月我换购月票时,惊讶地发现这张比火花还要细小的纸片,竟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不单是因为漂亮的色彩和图案,还有它丰富的内涵。”尹世昌说。
“为凑齐月票,甘当破烂王”常为找月票翻售票点垃圾桶
1976年,老尹就搬到海淀区居住,但收集月票已成为他的一大爱好。刚开始寻找不算困难,但是事情要做得完美很不容易,因为公交月票分为六种:通工、市工、通学、市学、郊工、郊学,再加上后来的公交和地铁的联合月票、地铁专用月票、公交季票等等,每个月收集齐十分不易。
每个月的3日和4日,尹老都要到动物园、月坛等几个大的销售点央求售票员给几张。如果错过这两天,售票员那也没有了,尹老就在站点的垃圾桶里找,一旦翻出自己想要的那张月票,尹老说他比捡到金子还要高兴。这些年,尹老说不清自己去了多少次月票销售点,但是销售点旁边的垃圾箱都让他翻遍了。周围的人起初常笑话他天天捡“破烂儿”。
“1994年4月,月票上出现广告”每张月票都是北京发展缩影
尹老拿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月票集说,那个年代每一年的月票,1月份至12月份的图案完全相同,均为版画式,只是颜色有深有浅,有的黑白,有的彩色。“自1990年以后,就很少有一年之中12个月票的图案完全相同的了,且印刷越来越精美。”1997年后,公交和地铁的月票在设计和印刷技术上都有很大改进,采用了影印技术,防伪技术也在逐年提高。
尹老认为,月票设计者还考虑体现出北京经济快速发展。从1994年4月,月票上第一次出现了奥妙洗衣粉广告和城乡贸易中心的建筑图样开始,到1998年,北京市的高科技快速发展,月票背景图案全是电脑。再看2003年的月票上开始有了世界名车,那一年,北京买车的人特别多。
“万张月票中隐藏惊人‘秘密’”月票价大致每五年上涨一次
尹老说,月票价格增长速度很快,且基本上是5年一涨价。比如市工月票,1990年以前一直保持在每个月3.5元,1991年涨价至7元,此后5年都是这个价格。1996年又涨到15元,2000年后涨到30元。通工月票也是如此,1981年至1990年的价格一直是5元,1991年价格涨至10元,1996年后涨至25元,至2000年,价格涨至40元。地铁月票跳跃性较大,1990年还是每月10元,到1991年就变成了18元。1996年1月1日北京地铁开始调整地铁月票到40元。2000年1月1日公交地铁联合月票调整为80元,公交地铁各40元,并新增添定价50元的地铁专用月票。本版撰文本报记者王晴 王一波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张斌
北京月票小史
从少数人的专利到百姓日常物品
北京最早的月票出现在81年前。根据《北京志·公共交通志》的记载,民国十四年(1925年)4月1日,当时的北平电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了普通月票和普通季票各两种,和现在一样,当时的月票也贴着照片,只限本人使用。
当时的公交车主要是电车,乘客主要是达官贵人、公职人员、演艺明星。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公交月票都不是寻常老百姓能够消费的。在意大利人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里,1972年的北京街头,即使是长安街,公交车都很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公交月票有一阵的售价为3.5元,一张月票相当于一个二级工人工资的1/10,一般人买不起。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月票开始慢慢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月票售价相当于多数人工资的2%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