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播出时间:2006年4月29日21:52,重播时间:4月30日13:30,届时敬请收看。
鬼手王保合
编导 杨瑞 责编 王少华
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舞台:一张桌子,一块黑布;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瘦小干枯,其貌不扬。然而,吴桥民间表演艺术家王保合,却将这简单而古老的魔术“三仙归洞”演绝了,让人叹为观止。
眼快?手快!
在吴轿杂技大世界的“鬼手居”,我们欣赏了王保合的精彩表演。
“今天我就要和各位比一比,看看是你眼快还是我手快!”一开场,王保合就叫上了板。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都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寻找“破绽”。
“大家看,这是三个海绵球、两只小碗、一根筷子。”王保合边说边向观众展示道具,“现在我先把这个球放在右边碗里,再把这个球放进去,走!再把最后一个球放在另一个碗里,啊——走!大家猜猜碗里各有几个球。”
“这边俩,那边一个!”
“两边都没有!”“这边三个,那边没有!”……游客们你一言我一语猜测着,场面很是热闹。
“你们猜的都不对!”
王保合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各种情况都猜到了怎会都不对?
“谁不信谁就试试!”王保合又叫板了。
“我来!”一位游客很不服气,“左边一个右边俩。”
“啊——开!”王保合一声大喊,没想到左边是两个,“错了吧,
别不服。”说完他又把两个球用碗扣上,“你们再猜这个碗里是几个?”
“一个!”
“两个!”
“没了!”
又是一片喊声。
不知是何原因,游客猜几个都会错。“手真快,肯定是他刚才偷着攥手里了。”“不会,肯定袖子里还有一个球……”游客们边“推断”,边啧啧称赞。
“不是跟你们吹,要是让你们猜对了我就不叫‘鬼手’了!”王保合“吹”了起来,“所以,大家记住了,到哪也别赌博,碰上我这样的老千,你说你有多少钱不得输进去啊。”
还真行,王保合不但魔术表演得好,教育课也上得不错。
真的?假的!
演出结束,王保合点上一支烟,“云里雾里”和我们聊起来,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吴桥语。“走的地方太多了,说话也串味了。”王保合笑着说。 .
当我们惊叹王老师的技艺时,他却一语道破天机——魔术都是假的。“这和平时的苦练是分不开的,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20年功啊。关键是要手快,没有别的秘诀。”
谈起魔术,王保合说魔术之祖是传说中的张果老。
相传,张果老错吃了人家的人参果成仙,精通幻术,擅长隐身遁法,大搬运术,号称“通玄先生”。李隆基做了唐朝皇帝后,请张果老到宫中为其表演,并求长生不老秘方。张果老从袖中取出一片折纸,打开后便成了一个驴的形状。张果老吹出一口仙气,转眼间,一头白毛驴滚地而起……
“要说‘三仙归洞’可是一个古老的魔术了,是江湖艺人卖艺前用来吸引观众的小节目,以地摊形式出现。”王保合回忆说,“解放前我就四处去演出,一出去就是一两年,走到哪儿演到哪儿,一根扁担挑着所有的家当。捡柴火做饭,还住过‘闹鬼’的庙,生活很苦啊。”
那时的王保合并不表演“三仙归洞”,而是进行一些串场表演:中翻、飞叉、水流星……
光练?要说!
记者看过许多魔术表演,但像王保合这么能“侃”的还真不多。一个小小的魔术,别人两三分钟可能就完事了,可他足足演了半个多小时,观众依然兴趣很浓,时而大笑,时而蠢蠢欲动,但都欲罢不能……
俗话说“金评彩挂,全凭说话。”王保合在魔术界的成就还靠一张利嘴,行话叫“卖口”。
王保合说,过去艺人闯江湖为的是养家糊口。如果“口”练不好,表演得再精湛,也难挣到钱。
“三分技艺,七分口才。不会‘卖口’就招不来观众,即使招来观众,一到要钱的时候就会走得一干二净,更别说要‘二道钱’了。”王保合说,现在卖口和以前可不一样了,不再是为了要钱,而是要让节目更有吸引力,制造更多的悬念,抓住观众的心理引人人胜。“不怕胡说,就怕不说。”王保合调侃着说。
“这里边的学问大着呢,要把这嘴练好得学一辈子,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配合某个动作说什么话…-.·”
“‘三仙归洞’我从小就会,但没想到它会改变了我的生活。”王保合说。
杂耍?艺术!
从吴桥土生土长的王保合,三岁没了母亲,六岁开始练功学艺。他家是一个杂技世家,当年名震京城的“天桥八大怪”之一的王玉林就是他的曾祖父。他的父亲和大师孙富有是同台演出的艺人,他的儿子女儿和外甥女现在都从事杂技事业。
1992年,王保合的命运突然改变了。当时,省慰问团来吴桥考察,
王保合在吃饭的时候表演了自己认为并没什么特别的“三仙归洞”。
没想到,一炮打响!省领导都被他的技艺惊呆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越演越红。
王保合回想起刚到杂技大世界时的情景,头戴疙瘩帽,脚穿布鞋,铺个地摊就在江湖文化城内表演。“现在不一样了,大世界专门将我请进了“鬼手居”,成为一个单独的节目单元。”
说起“鬼手居”,这里还有一段故事。1999年,河北省文化厅组织到香港演出,王保合被邀请参加表演,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也在现场观看。.王保合出神入化的表演,让董建华赞叹不已,并以“鬼手”来形容他的绝技。第二天,香港众多媒体上都刊登出上演“鬼影变换球”的“鬼手”王保合的报道——于是就有了大世界的“鬼手居”。
不光在香港,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王保合电风光了一把。在“欢聚一堂”节目里,依然是“三仙归洞”,依然是掌声四起。制片人让他透露一下魔术的奥秘,王保合婉言拒绝。于是摄制组用三台不同角度的摄像机同时摄录后慢放——依然没能看出其中的玄机。导演也只能无奈地挑起大拇指:“绝了!”
多年来,王保合还到过国外很多地方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所到之处赞誉不断。外国朋友对中国古老的魔术无不惊叹神奇,他也因此获得中国杂技魔术最高奖“金菊奖”银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省级劳模等光荣称号,并被上海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其中。
“以前说起艺人都称为耍把式的,没有社会地位。现在不一样了,从上到下,人们对民间文化都非常重视,这是全社会对艺术的尊重,我很欣慰。”王保合深有感触地说,“艺不压身,学无止境。不怕招招会,就怕一招鲜,我要把‘三仙归洞’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世世代代传下去。”
本文采访线索由央视七套《乡约》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乡约》栏目查阅。
注:CCTV-7《乡约》栏目播出时间:每周六21:52分 重播时间:每周日13:30,节目时长45分钟,无限精彩尽纳其中,届时敬请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