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一学校暴发流行性腮腺炎
50余名学生染病 医学专家建议适龄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文/图 记者许南平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节高发,传染性强,儿童普遍易感。 近日新建县望城镇小桥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共有50余名学生发病。为此,医学专家通过本报,建议8月龄以上的易感人群(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或5年内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者),特别是5~15岁的儿童及时到各预防接种点购买接种腮腺炎疫苗。
两周内50名学生发病
记者在小桥小学采访了该学校的胡校长,据她介绍,小桥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的情况是从4月中下旬开始的,发病的孩子年龄集中在6至10周岁,开始的时候一、二年级的几个班情况最为严重,将近有一半以上,后来越来越多,发展到全校各个班级。目前尽管高发期已经过去,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染病
。在问及学校采取的隔离方式时,胡校长说,他们这里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再说农村学校也不懂怎么处理,所以各个班级只是将能够上学的学生放到最后一排,病重的才让他们回家休息。
记者在问到学校为何不组织学生接种腮腺炎疫苗时,胡校长说去年的时候,镇卫生院院长曾经来到学校,想给学生注射疫苗,同时征求他们意见,但是由于针剂需要20多元一支,学校怕家长承受不了,又怕说学校乱收费,所以不敢组织,没有想到今年这么多学生得病。
用知识拒绝“大脖子”
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以及如何采取预防措施,记者采访了省儿童医院副院长陈强,她告诉记者,流行性腮腺炎在春季的潜伏期可长达14~25天,平均18天,发病主要为5~15岁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双侧或单侧腮腺肿大,可并发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脑炎,进入青春期后感染者可发生睾丸炎,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和终生不育。
陈强副院长还介绍说,我省流行性腮腺炎一般在春季发病最多,多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口密集集中地暴发流行,而学校一旦出现病例,必须立即隔离。腮腺炎一般通过唾液飞沫传播。流腮患者在潜伏期内没有明显的症状,在平均18天的潜伏期过后,患者可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肿大和疼痛,怕进酸食,大约1/4青春期后的男性患者会出现睾丸肿大,成人患者一般症状比儿童严重。
病毒感染 并发症多
“除了我们熟知的流腮病毒外,一些细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也可引起化脓性腮腺炎。”
陈强副院长分析说,实际上,腮腺炎是全身性感染,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并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卵巢炎、耳聋等并发症。这样一来,本来不是特别难治的流腮就演变成复杂的与其他器官合并的综合征,就加大了治疗难度,给病人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因为医学界目前尚无针对腮腺炎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临床上一般都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症处理,如内服板蓝根、蒲公英、金银花等抗病毒中草药煎剂。为减轻疼痛、消肿,肿胀部位还可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敷。同时对患者的病期护理也很重要,比如让患者卧床休息5~9天,可减少合并症的发生,还要多饮水,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注意口腔清洁等。流腮还具备“一次感染,终身免疫”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