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事导读
邹晓彬,49岁,是主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十多年前,她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她的生命靠药物维系着,稍微严重就需要氧气袋。
邹晓彬有一个愿望——有生之年能到贫困山区支教。2003年6月,她不顾家人反对,向学校领导立下“生死状”,从主城到了丰都县偏远农村支教。
支教一年,她经历了三次生命险情,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8日上午11时,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
清脆的下课铃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六年级四班班主任邹晓彬疾步来到六年级教师办公室,迅速拉开手提包,拿起药瓶,倒出药丸,端起水杯将药吞服。由于动作太快,她呛得咳了两声,捶了几下胸口,扶着办公桌坐下,气色好了许多。“心脏病又犯了?”同事徐配华关切地问。“生死状”
“我自愿到丰都县支援边远山区教育事业,支教期间,如发生意外,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2003年前,邹晓彬是江北区滨江小学老师、德育处主任。当年6月,丰都县需要教师支教的消息传到学校。当时,她患心脏病已8年,心肌长期供血不足,严重的时候,氧气袋不能离身。她说,她一直想到贫困山区支教,得知这个消息,她背着家人报了名。
“你不要命了?!不行!”邹晓彬与家人商量报名支教的事时,丈夫、儿子、父母全部反对:山区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万一发生意外,抢救都来不及。但邹晓彬是个倔犟的人,她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办到。她一再坚持,家人不得不让步。
过了家人关,但学校却卡住了。校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批准。眼看支教的截止时间越来越近,邹晓彬十分着急,最后,她使出绝招,亲笔写下了一份“生死状”:“我自愿到丰都县支援边远山区教育事业,支教期间,如发生意外,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为能顺利过关,邹晓彬还让丈夫也签了名。校领导看了她的生死状,见她态度如此坚决,只好批准了。
2003年秋季开学时,邹晓彬要到丰都了。启程那天,丈夫起了个大早,把为她准备了半年的心脏病药检查了好几遍,到医院为她充足氧气袋,和儿子一道把她送到朝天门车站。家里放心不下,请来与她平时关系要好的退休老师聂明喜,专门陪同送她到丰都。氧气袋
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她怀里的稀奇玩意儿,不少孩子忍不住好奇,还不时伸手摸两下。
“她支教整整一年,我都是把心悬起在过日子。”邹晓彬的丈夫陈任元说,由于妻子工作玩命,曾在支教期间发生三次险情,每次他都打算强行把她接回来,但看到孩子们对她感情那么深,又不忍。
邹晓彬被分到离丰都1个多小时车程的江池镇中心校。学校没有住房,她在场镇上租了一间民房,把带去的锅碗瓢盆搬进屋,开始了支教生活。
邹晓彬任该校三年级二班班主任,教该班语文课、思想品德课和另一个班的思想品德课、劳动课。到校没几天,由于长途颠簸,加之休息不好,邹晓彬心脏病复发,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她忍着病痛,抱着氧气袋走进教室。
打着赤脚、流着鼻涕的孩子们围住她,睁大眼睛看着她怀里的稀奇玩意儿,不少孩子忍不住好奇,还不时伸手摸两下。当孩子们知道老师患有心脏病,犯病后需要吸着氧气上课时,野性十足的孩子们突然变得特别懂事。昏迷两天
医院已下了病危通知书。
前年3月的一天,为筹办全县少先队活动现场会,邹晓彬很晚才回家,由于太疲倦,服完药,她饭都没吃,倒在床上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半夜时分,一声响雷将她惊醒,外面下着瓢泼大雨。“遭了,住校学生的宿舍漏雨。”她翻身下床,一头扎进雨中。
当她赶到学生宿舍时,宿舍里积了一尺多深的水,十几个孩子惊恐地站在宿舍门外。见到她,孩子们全涌了过来喊“怕”,一个年龄最小的孩子一下扑到她的怀里哭了起来。
“同学们,不怕,有老师在。”邹晓彬噙着眼泪一边安慰孩子们,一边卷起裤腿,拿起一个脸盆就向外排水。在她的带动下,孩子们也跟着排水。排完积水,把孩子们换被褥、擦身子,安顿孩子们睡下后,她一步一晃回到宿舍,突然感觉呼吸急促,全身无力,一倒下床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醒来时,我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邹晓彬说,看到丈夫儿子守在床边,才得知自己心脏病复发,已昏迷了整整两天,医院已下了病危通知书。她醒来后,又要起身回学校,一向脾气很好的丈夫终于发火了:“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命都不要了还要啥子?!”见到丈夫发火,邹晓彬反过来劝丈夫,“你是这个世界最理解我的人,别人不理解我不在乎,未必你都不理解我……”
丈夫拗不过,邹晓彬很快出院了,抱着氧气袋回到学校。争喊“妈妈”
他一头扑到她怀里,哭着喊“妈妈”。
邹晓彬从医院返回学校,走进教室,她就看见讲台上堆满各色纸花和鲜花,那是她住院后,全班学生用彩色纸折叠的,在上学路上专门为她采摘的,共八百多朵。
一转身,邹晓彬又发现黑板上写着几个大字:“世上只有妈妈好。”她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孩子们起立,齐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支教的那个班有个孩子叫陈雷,由于父亲骑摩托带着母亲出了车祸,在医院抢救期间母亲不幸去世,陈雷伤心欲绝,一直埋怨父亲没将母亲照顾好,不想上学,成天跑到母亲坟前哭喊“妈妈”。邹晓彬知道后,每天陪着陈雷到他母亲坟前,让他哭过后,才给陈雷讲道理,直到他完全消除对父亲的误解。从那以后,陈雷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朱江云是弱智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几年没有音讯,他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由于脏,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玩,他下课后总是一个人躲在墙角。邹晓彬掏钱买来新衣服,把他带到宿舍,烧水给他洗澡。朱江云干净整洁了,同学们也主动和他玩了。邹晓彬抓住时机,鼓励朱江云参加集体活动,在一次少先队活动中,朱江云参加了同学们的集体游戏。
由于玩得尽兴,游戏结束后,朱江云跑近邹晓彬,一头扑到她怀里,哭着喊“妈妈”。顿时,邹晓彬泪水夺眶而出,一下抱住朱江云叫了一声“幺儿”。从那以后,朱江云就改口喊邹晓彬“妈妈”。其他同学也跟着叫“妈妈”。准备悄悄走了
早已等在那里的孩子们向她跑来,抱着她不准上车,“妈妈,我们不让你走。”
邹晓彬支教期满回城时,为避免分别时情绪激动引发心脏病,丈夫故意隐瞒了回城时间,但返城的头几天,孩子和家长们似乎有预感,每天总要陪她耍到很晚才肯离去,并把土鸡蛋、糯米、腊肉等土特产塞进她的屋。
回城那天早上,邹晓彬和丈夫天刚亮就去赶车,一到车站,早已等在那里的孩子们向她跑来,抱着她不准上车,并哭着喊道:“妈妈,我们不让你走。”
邹晓彬和孩子们一一道别。车子启动后,孩子们追着汽车子大声喊:“妈妈,我们都想你!”
邹晓彬泪流不断,说不出一句话。
陈任元说:“看到那场面,我终于理解了妻子的执着。”
返城后,邹晓彬被调到华新实验小学,在这里她对学生的关爱同样赢得同事和学生对她的敬重。
记者 向军 文/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