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中日两国政府因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而陷于僵局的时候,中日两国的经济交往成为突破这一僵局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们相信,中日经济关系的维持和发展,最终也会对缓解两国民间感情的对峙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本版将陆续刊登介绍在华日企情况的文章。几年前,我们常能听到有人抱怨日本汽车企业不来中国投资,但2000年以后,抱怨之声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中国各大城市,日本品牌或者是和日本汽车沾亲带故的品牌车随处可见。2006年,应该是日本汽车厂家在中国动真格的一年。
广州是投资重点
日本汽车企业能在2000年以后加快对华投资,特别是丰田能真正投资中国,是因为日本在美国的阵地已经固若金汤,现在有了回转的余地,能放心地来中国投资了。虽然日本企业也在中国汽车产业的重镇湖北、吉林投资,但真正看好的却是广州地区。以广州市为重点的日系汽车企业正在蓬勃兴起,它的出现带动了汽车零件制造业、钢铁业在广东的发展。一旦把中国锁定为新的增长点以后,日本汽车企业投资巨大,产能极强。从2005年到2009年,日本6家汽车厂家将在中国投资2250亿日元,产量将达到241万辆。其中,丰田的投资计划为800亿日元(2008年产能70万辆)、日产400亿日元(2008年50万辆)、本田300亿日元(2006年53万辆)。较小的3厂家中,马自达准备投资450亿日元(2007年16万辆),铃木300亿日元(2008年40万辆)、三菱汽车在2004年已经实现了12万辆的生产计划。
价格是取胜关键
丰田把混合动力车等最新型车的生产拿到了中国,日本的汽车生产方式已经在日本企业现身中国之前先声夺人。但最新型的汽车、现代的生产方式固然重要,为普通大众服务,这才是日本汽车最重要的特点。一个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中产阶层迅速增加,正好为日本车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上个世纪,日本厂家在美国与三大厂家有过一场恶战,但中国基本上没有一个厂家能成为日本的对手,进入中国要比远征美国容易得多。惟一能成为日本汽车企业对手的是韩国现代汽车。在性能上,近年来现代汽车取得了比较快的进步,在价格上也与日本汽车不相上下。因此,价格是最终决定能否取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一个要素。在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大量生产之时,日本汽车厂家没有这个优势,而在2008年丰田、本田、日产先后达到50万辆以上的产能以后,适合中产阶层的轿车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中国市场。判断日本汽车厂家进入中国的成功与否,大概要等到2008年。(王建钢)
在华日企与社会贡献之丰田TOYOTA
丰田长期以来努力为中国奉献高品质汽车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环保等方面的社会贡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