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中学》
编者:傅国涌
版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定价:26.00元
本书展现上世纪前半叶,按新兴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需要而创建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批著名中学的风貌。 书中作者和所写主人公有学术大师胡适、赵元任、蒋廷黻、钱穆,著名学者于光远、阮毅成、何兆武、资中筠,著名教育科学家钱学森、马大猷、张维、吴征镒,著名作家、艺术家茅盾、朱德伦,他们充满感情地回忆了受益终生的良好健全的中学教育经历,教育家们则极富创见地表述了中学教育理念与主张。
书评人蔡朝阳
一个美丽而伤心的记忆
早在傅国涌先生开始编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有一种阅读的期待。作为中学教师,我深刻地知晓目前中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因为我亲身参与其中,因为我时常被一个两难的选择困扰,我内心便有许多不能言表的痛楚。这是一种切肤之痛,非从事教育或曾从事教育的人们,怕是难以感受。
老实说,阅读这本书是一次令人伤心的经历。正如傅国涌在序里面说的,对这些过去的中学的追忆,都足以引起一个个美丽得令人伤心的记忆。花果飘零,除了怨艾之外,我几乎无法找到另外的情感。拿到书的前几天,我还在跟朋友讨论,究竟怎么啦,我们的中学教育到了目前的地步?而原本,求知是人类的天性之一,爱智慧、爱真理,是从人的内心发出来的一种天然的要求。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尽管柔弱,但是他会思考,这是最本质的。曾几何时,中学里再也没有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形而上的追求。
名家们的中学记忆
《过去的中学》收录了国内一些最杰出的人物对他们中学阶段的回忆。这些名字,已经镌刻进了中国的历史:胡适、蒋廷黻、许良英、蓝英年、邵燕祥、张思之、钱学森……他们的回忆文章,温情脉脉,对母校充满了眷恋、怀念和感激。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追忆之中,为我们复活了当年的中学,那种春光灿烂、人性饱满、元气淋漓。
以当年最有名的几所学校为例,扬州中学、南开中学、北师大附中、春晖中学,他们都有严谨而开放的校风,渊博而敬业的教师,有远见而敢于担当的校长。这几个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这些学校生机勃勃。
天津的南开中学闻名一时,曹禺从这里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南开的新剧团,便是来自张伯苓校长的倡议和推动。对杨肖彭而言,南开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南开的开创精神,他用“创、省、严、恒”四个字来概括南开精神,这种精神,杨肖彭列举了一系列细节,表现最为真切具体。因此,端木蕻良在回忆老校长张伯苓的时候,既敬佩,又感念。正是张伯苓首先提出“南开精神”这个词语,并用“Pioneering”(开拓)这个词语来概括。
1936年,华北局势危急,张伯苓鉴于此在重庆沙坪坝建南开分校,名南渝中学,1938年改名为南开中学。这里同样承继了南开的精神。南京刘鹤守老先生编有《沙坪岁月———重庆南开校园回忆录》一书,可与《过去的中学》一并参看,近200篇文章深情回忆了在沙坪的难忘时光。
北师大附中,校长林砺儒的演讲使张岱年永远不忘,李德伦也永远眷恋着“附中味儿”。院士吴征镒从扬州中学开始对植物学发生兴趣。在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一时间竟聚集了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俞平伯、匡互生等一批顶尖级的人物任教。朱自清当年关于教育的论述,在现在看来,依旧走在教育理念的前列。
名校如此,那些名气不是很大的中学,也是如此。
赵元任对常州溪山学校常怀感情;徐铸成在无锡的江苏省立第三师范获得了启蒙;施雅风先生说:“农村初中同样办得很好!”
基础教育既是启蒙又是救亡
学校的元气淋漓,跟时代的背景有关。那是一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我们民族中最杰出的一部分人,有勇气有魄力继承全人类最灿烂的文化,有能力站在一个文化的制高点上,来认识基础教育的关键意义,并亲力亲为,百折不回。面对中国的积贫积弱,他们长怀家国之忧。他们选择的道路是做事,务实而不务虚,克服重重困难来办基础教育,这既是启蒙,又是救亡。
过去的中学让人怀念
快乐求知,培养完善人格,追求学成报国,从一个时代的大气候,到一所学校的小气候,从一校之长,到普通学子,人同此心,无数的泉水叮咚汇成“人的教育”的众声合唱。
这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怀想的一个景象!傅国涌先生说:“在本质的意义上,我感到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一所学校如果不能让莘莘学子从中感受一种强烈的人文氛围,不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这所学校就是升学率再高也不会是什么好学校。”对于个人而言,中学时代是打下精神的底子的时代,在一个人的生长过程中意义尤为重要。而个人,也正是社会组织的起点。胡适说得多么好:“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在《过去的中学》一书里,我们看到的便是这种包含公民教育在内的全面的教育。
桑榆已逝,东隅未晚。
过去的中学之所以使我们怀念,正在于那些教育者们曾经确立了一个人的教育的传统,一度学风绵延,弦诵不绝。今天我们来追寻这些学校的办学传统,自可为我们当前的借鉴,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既然我们有这个传统,我们便有了这个“路径倚赖”,也就是说,追寻传统,正是为了接续这个传统。本书的意义,庶几在此?《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