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女作家今日北大演讲,余中先呼吁出版界关注法国文坛新作 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其创作观深受萨特“作家要介入世界”观念的影响,“我以我的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但避免以俯视的姿态去注意它”。本报记者郭延冰摄
本报讯(记者曹雪萍)受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中心之邀,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来到北京,今日将在北大做题为《法国当代文学趋势》的演讲。“安妮·埃尔诺并不为国人熟知,但她是法国当代杰出女作家,在法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目前国内对法国当代文学史的了解基本截止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希望国内学界更多地介入法国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说。
安妮·埃尔诺:“情感的简约主义者”
法国当代杰出女作家安妮·埃尔诺曾凭借代表作之一《位置》于1984年荣获法国雷诺多大奖。她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一个女人》(包括《位置》、《一个女人》、《耻辱》)中译本于2000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作品几乎来自她个人的亲身体验,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及私人小说意味。
在埃尔诺看来,社会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性别对一个人的影响深刻得多,表现那些从未有发言权的底层人群的生活情景是她应尽的义务。
有评论家认为,安妮·埃尔诺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定义她是“情感的简约主义者”,但也有人形容她是“情感大军的统帅”。对此,安妮·埃尔诺表示,她试图以准确简单的词语来阐释人的情感,但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
余中先:中国忽视法国当代文学
安妮·埃尔诺在法国享有盛名但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分析,这是中国缺乏对法国当代文学的介入。他说,目前中国人了解的法国当代文学史基本截止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但这之后法国当代文学的现状被中国学术界和翻译界所忽视,其实这些和中国当下的关系更为密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老翻译家对当今文学作品关注较少,而年轻学者又很难把握当下作品的价值。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当代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身就存在争议。《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 |
|